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成果選介>>年度項目成果>>中國文學

數字媒介下的文藝轉型

——《數字媒介下的文藝轉型研究》成果簡介

  2011年06月21日14:10  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中南大學文學院歐陽友權教授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數字媒介下的文藝轉型研究》(項目批准號為06BZW001),最終成果為同名專著。課題組成員有:藍愛國、禹建湘、龔舉善、李煒。

  隨著網絡、手機和各種數碼終端的日漸普及,數字媒介對文學藝術的切入程度不斷加強,新媒體藝術的彰顯度和影響力越來越大。面對迅速崛起卻又良莠並存的數字化新媒介藝術,迫切需要文藝批評和文藝理論研究的適時介入,以便給社會公眾提供一些正確認識和把握新型藝術的理論觀念,也給迅猛發展的新媒體藝術以正確的引導。這項成果嘗試從數字媒介語境變遷入手,探討數字傳媒技術下的文藝存在方式、文本形態、藝術主體、藝術生產方式、文藝價值取向、文藝消費、文藝學的邊界拓展、新媒體文藝的意義和局限,以及新媒體文藝學的學理建設等,以圖解答數字媒介文藝出現帶來的新問題,為客觀科學地認識新媒體藝術提供理論認知、觀念支持和輿論引導。

  一、主要內容和重要觀點

  從學理上探討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媒介對我國當代文學藝術轉型的巨大影響和強勁推力,首先需要廓清並剖析這一歷史性轉型在文藝學各邏輯層面的具體呈現,這主要包括:

  數字媒介與文藝語境的變遷。數字化技術媒介改變了時代的文藝生態,帶來了文學藝術從存在方式到傳播體制、從藝術生產到文藝觀念的深刻轉型,通過藝術的生存背景和表意體制兩個核心層面,讓文藝語境建構在新媒介的技術平台之上,並基於置換藝術審美之點、對文學性的祛魅與返魅以及對藝術經典觀念的消解這三個維度,讓文藝轉型由技術可能變為藝術現實,最終以圖像符號生產方式改變藝術思維范式。

  數字技術與文藝存在方式轉型。數字媒介讓藝術存在方式呈現為軟載體藝術賦型,如從原子到比特、從書頁到網頁、從獨體到鏈接﹔以此構成網絡化的存在形態和虛擬現實的藝術表意模式,於是,藝術從“物質性”存在走向“數字化生存”。

  數字化文藝的文本形態。技術傳媒消弭了傳統文類的界限,原有的文學藝術形態在延伸和裂變,新的文本在不斷滋生並蔚為壯觀,網絡文學、互聯網藝術(網絡繪畫、網絡戲劇、網絡惡搞、博客文學)、數字影視、手機媒體藝術、網絡游戲、數字動漫、數碼攝影與E媒廣告等,讓藝術家族添加了新的文類樣態和文本形態。

  數字媒介下的藝術主體解讀。互聯網的平等交互和自由共享的特性改變了藝術主體的審美動因,變換了人與世界之間原初的藝術審美關系,使“主客分立”下的藝術主體性發展為虛擬現實中的主體間性,由此重新確証創作主體的藝術身份,具體呈現為民間話語權的“草根情結”和在場的感性修辭學。

  傳媒技術下的藝術生產變遷。新媒介帶給藝術生產體制以“格式化”的巨大變革,藝術創造中的高科技含量日益增多,藝術生產手段的技術性修辭、文本敘事的數字化語法和文體構型的開放式路向,成為數字媒介藝術生產的新變數。

  數字化文藝的價值重構。數字化文藝的表意方式和表征內容中已經全方位滲透了技術社會的生產關系和社會關系,通過原有的審美價值鏈和對這種價值鏈的技術更新,形成了一種新的價值體系。盡管數字化文藝以“自娛娛人”和“消費意識形態”作為技術空間的行為時尚,但它最終還是離不開人類賦予藝術的人文性底色,其價值體系的根脈仍然是藝術邏輯原點必須擁有的人文關懷。

  數字化時代的文藝消費轉軌。數字媒介以超時空的無障礙傳播、實時的互動傳播和推拉並舉的能動傳播,成就了新媒體藝術無遠弗屆的傳播方式,而技術審美的視覺消費,以及這種消費的后現代文化邏輯,蘊含著消費意識形態的文化表征。

  數字媒介下的文藝學邊界嬗變。數字媒介下的文藝轉型從現實形態向理論形態的轉型,或曰從存在方式向存在本體的“元問題”轉型,在理論的邏輯上延伸出了兩個思維的“出口”:一是文藝學的邊界位移與內涵嬗變,另一個是新媒體文藝的產業化策略,它們共同構成了數字化文藝學轉型的理論話題和現實路向,其所體現的則是理論邏輯與現實邏輯的漸進式協調與同步。

  新媒體文藝的反思與建設問題。把握數字媒介下的文藝轉型,需要切入新媒體藝術現場,理性反思新媒體文藝的積極意義與消極影響,廓清它的未來走向,以建構新媒體文藝的學理形態。

  二、學術價值和社會意義

  當今我國的文學藝術所面對的是一個前所未見的新媒體文學現場,探討21世紀的文藝學,需要切入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媒介的技術語境,廓清媒體變革對文藝的深刻影響,系統考辨這種轉型的具體內涵、基本特征和表現方式,在與傳統文藝的比較分析中,揭示文藝轉型的歷史必然性和現實可能性。這項成果力圖在描述數字媒介文藝變遷的過程中,總結其規律,探詢其意義與局限,從而為建設面向21世紀的文藝學當代形態提供理論資源,也為建構數字化文藝學基本理論開辟道路。這樣的探討開拓了一個文藝學的新領域,具有“篳路

  藍縷,以啟山林”的創新意義:

  首先,它揭示的是數字技術傳媒時代文藝轉型的重大理論問題。成果提出,以計算機網絡為代表的數字媒介,用不可抗拒的技術力量引發了當代中國文藝的轉型,又約束和限定了這一轉型的內涵,為文藝的歷史演變扮演了“消解”和“啟蒙”的雙重角色。新媒介使文藝的審美構成、表意體制和時空觀念產生根本性的變化,也對文藝傳統的賡續造成觀念異化。這一轉型對當今中國文藝的影響已遠遠超出媒介和技術層面,而關涉到文學的生存與走向,因而需要予以特別的關注和研究。由新媒介引發的文藝歷史性轉型警示我們:新世紀的中國文藝發展仍需秉持人文性的精神原點,通過調控引導和主體自律改善藝術對技術的依賴,使數字媒介對傳統的挑戰變成文藝獲得新生的契機,讓新媒介成為新世紀中國文藝發展的強勁動力和有效資源。

  其次,這項成果深入論析了數字媒介下文藝歷史性轉型的基本內容和轉型方式。按照論題設計,研究者分別從數字媒介文化語境、文藝存在方式、藝術文本形態、創作主體間性身份、藝術生產方式變遷、藝術價值形態重構、文藝消費轉軌、文藝學的邊界位移與內涵嬗變,以及新媒體文藝的反思和新媒體文藝學建設等九個方面,剖析數字技術傳媒帶來的文藝轉型的特征、規律及其所涉及的問題,描述了這些理論側面內容與方式,其中的一些觀點具有學術原創性。

  再次,這項成果切近新媒體文藝現場,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論范疇和文藝觀念。研究者從數字媒介藝術創作實踐出發,提煉出一些切近對象的觀念范疇和理論觀點,如“比特敘事”、“軟載體賦型”、“符號表意體制”、“民間話語權回歸”、“感性話語修辭”、“字思維”與“詞思維”、“在線行為美學”、“自娛娛人的功能模式”、“消費意識形態的文藝表達”、“網絡后現代話語邏輯”、“虛擬真實的自由本性”、“網絡主體間性”、“網絡祛魅與返魅”、“學科表征域變化”、“學理原點技術邏輯置換”、“技術的藝術化”與“藝術的技術性”,等等,這些范疇和觀念較好的表達了新媒體文藝學的學科內涵。

  從這裡可以看出,這項成果的理論價值正在於,將數字媒介文藝現象推向學術前沿,對一種新型文藝形態進行基礎學理探討,開辟了互聯網時代一個全新的文論領域,所取得的原創性研究成果為創建新媒體文藝理論奠定了基礎。這項成果是對傳統文藝學研究的學術拓展,有利於理論研究貼近文藝發展實際獲得學理更新。其現實意義則在於,有助於使快速發展的新媒體文藝現象獲得理論解釋和規范引導。成果中有對新型傳媒藝術的哲學文化審視和文藝美學闡析,也有立足具體作品、具體現象細致入微的解讀﹔既辯証檢視數字媒介帶來的文藝存在方式和藝術觀念的種種改變,又冷靜分析新媒體藝術的種種缺陷,發現其生長的可能性空間,有助於人們正確認識數字媒介文藝,把握其特征與規律,引導新世紀文藝健康發展和快速繁榮。

  這項成果研究的是數字媒介時代極具影響力卻又引起廣泛爭議的新媒體文藝現象,研究者率先將這一全新領域推向學術前沿,從基礎學理的視角進行了較為綿密的思辨式考察,是目前國內較早從基本學理上研究數字媒介文藝的原創性成果,通過對前沿問題的理論解答而獲得了學術表意的創新性,有助於傳統文藝理論貼近實際實現理論更新,進而創建數字媒體文藝學形態。

  

(責編:秦華)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