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成果選介>>年度項目成果>>國際問題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經濟長波運行特征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經濟長波運行特征研究》成果簡介

  2011年05月10日14:11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張兵副教授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經濟長波運行特征研究》(項目批准號為06CGJ007),最終成果為同名專著。課題組成員有:李翠蓮、張伯偉、韓燕、王自鋒、王浩。

  世界經濟長波(長周期)的研究是世界經濟理論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長期以來,眾多的經濟學家都對世界經濟長波的產生原因、發展歷史和變動趨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該課題在總結前人對經濟長波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探討了全球化背景下發達國家、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其它后起發展中國家經濟長波運動的特點和規律,並從技術創新和制度演變的角度分析了其特點產生的原因。該成果基本思路和主要內容如下:

  一、成果的主要內容和觀點

  該成果首先闡述經濟全球化的特征、動因及影響並總結國內外經濟學家對經濟長波理論研究的成果,然后分別在發達國家、先行的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后起的新興工業化國家之中選取典型國家,對這些國家的經濟長波進程進行了具體劃分,進而從理論上分析經濟長波形成動因並對理論分析結論進行實証檢驗,最后以此為基礎探討了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經濟長波運動的兩個特點:長波波幅在不同階段的差異性和長波運行的同期性及非同期性,具體分析了這兩個特點的表現形式,並利用理論分析中得出的結論對這兩個特點出現的原因進行了深入探討。該成果的主要內容和觀點包括:

  第一,探討了經濟全球化的特征、動因及影響。經濟全球化是世界范圍內各國和各地區經濟融合成整體,按照市場經濟要求保証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和合理配置的歷史過程﹔經濟全球化反映了國際分工進一步向廣度和深度發展的歷史過程和總趨勢﹔經濟全球化是市場經濟體系和經濟運行規則的全球化﹔經濟全球化還是全球利益結構重新調整的過程。生產和直接投資的全球化、貿易全球化、金融和資本流動全球化以及國際經濟組織的建立、發展和經濟規則的全球化,是經濟全球化最主要的特征、表現形式和有機組成部分。科技革命和生產力發展是經濟全球化的物質技術基礎﹔市場經濟體制是經濟全球化的制度基礎﹔跨國公司的迅猛發展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中堅力量﹔國際經濟組織的建立是經濟全球化發展的組織保障。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各國日益緊密的經濟聯系在很大程度上會強化各國經濟周期波動的同步性﹔同時,經濟全球化的深入推進客觀上還有助於增強各國和整個世界經濟周期波動的穩定性。

  第二,探討了經濟長周期波動的原因,提出了“基於制度創新和演變的技術創新長波論”。制度安排的創新和演變為技術創新的發生創造有利條件,導致出現革命性創新和基本創新,開創新的技術機會和技術范式,帶來較高的利潤水平,使得經濟長波處於上升階段﹔隨著改進性創新以及伴隨的虛假創新的進行,技術機會逐漸減少和耗盡,出現“技術的僵局”,此時利潤減少,長波進入下降階段。經濟的低迷和低利潤要求進行革命性技術創新,開創新的技術機會,同時客觀上也為革命性技術創新的發生創造了條件。在適宜的制度創新條件下,新的革命性技術創新發生了,經濟也由此進入新的長周期波動。而作為制度因素非常重要組成部分的經濟全球化的深入推進會對經濟長波的波動特征產生影響,貿易、投資、生產等經濟全球化各組成部分的深入推進一方面在縱向上會影響到各國經濟長波的波動幅度,在增強各國和整個世界經濟周期波動的穩定性的同時使得各國經濟長波的波幅縮小﹔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的深入推進也會在橫向上影響到各國經濟長波波動的同步性,各國隨著經濟聯系和影響程度日益的提高經濟長波波動也會表現出比較明顯的同步性。

  第三,探討了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經濟長波運動的特點之一——長波波幅在不同階段的差異性,並分析了其原因。通過觀察發達國家、先行的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后起的新興工業化國家經濟長波運動的具體形態可以發現,隨著各國經濟發展階段的不同,各國的長波運動在不同階段的波幅也表現出了不同的特點,呈現出波幅由小變大、再由大變小的趨勢。長波波幅差異性特征出現的主要原因在於:隨著產業技術革命的進行和技術范式的轉換,各國經濟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會發生主導產業的變化﹔而隨著各國以主導產業為核心的產業結構和經濟全球化等其它一些制度環境在不同發展階段的變化,各國經濟的短周期波動在波幅上會表現出四種不同的類型(古典周期Ⅰ、古典周期Ⅱ、現代周期和新周期)﹔短周期不同類型的波動特征會對長周期的運行特點產生重要的影響,使長波的運行在波幅上表現出明顯的階段性。

  第四,探討了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經濟長波運動的另一個特點——長波運行的同期性和非同期性,並分析了其原因。利用11個發達國家、7個先行的新興工業化國家和2個后起的新興工業化國家的長波數據分析后可以發現:發達國家的長波領先於先行的新興工業化國家,而先行的新興工業化國家的長波變動又領先於后起的新興工業化國家,發達國家與先行的新興工業化國家以及后起的新興工業化國家長波運動之間存在領先——滯后的“雁形形態”。導致長波領先—滯后的非同期性及同期性出現的原因在於:各國內部制度演進順序導致產業革命技術創新的時間不同,這內在地決定了各國長波運行會出現先后順序﹔產業革命技術創新在各國的擴散順序外在地推動了長波非同期性和領先—滯后結構的形成﹔其它一些因素如經濟全球化的深入推進、創新時滯的長短、隨機的外在重大事件(如戰爭)等會對長波運行的非同期性和領先——滯后結構產生重要的影響,甚至會推動各國長波運行出現同期性。

  第五,探討了中國經濟長波的特殊性。我國的經濟長波運動存在超長上升期,我國經濟長波超長上升和高漲期的出現可以說是一個發展中社會主義大國利用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推動長波持續高漲的成功特例。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們應該以持續的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來推動我國經濟長波超長高漲期的持續,使其在一個較長時期內成功保持高位平穩運行和國民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

  二、成果的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

  長期以來,經濟學家對世界經濟長波的研究大部分集中於對世界經濟長波的存在性和產生原因的探討,而對長波本身的波動特點和規律的研究則相對被忽視了。另一方面,經濟學家們對長波的研究通常都是集中於對英國、美國、法國等老牌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長波運動進行探討,而幾乎從不涉及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其它后起發展中國家的長波運動。有鑒於此,該課題在總結前人對經濟長波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力圖探討全球化背景下發達國家、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其它后起發展中國家經濟長波運動的特點和規律,並從技術創新和制度演變的角度來分析其特點產生的原因,從而在理論上豐富和發展對世界經濟長波的研究和認識。因而該課題的研究和探討是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意義的。

  通過對全球化背景下發達國家、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其它后起發展中國家經濟長波運動特點和規律的研究,我們可以更准確地預測和把握世界經濟增長波動的大趨勢,從而有助於我們認清形勢,趨利避害。例如,從經濟長波的運行角度來看,由次貸危機所引發的美國經濟衰退有其歷史必然性。正是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的缺乏導致了美國經濟衰退和經濟長波進入下降期。而信息技術產業發達、國家強大的宏觀政策調控和經濟全球化程度的提高等因素決定了此輪美國經濟長波下降期呈現出了波幅小、持續時間短的特點。另一方面,通過研究全球化背景下經濟長波的形成機制及波動的特點和規律,我們可以更好地預測和把握我國未來的經濟增長和周期波動狀況,抓住歷史機遇,制定切實可行的國民經濟發展規劃,積極駕馭經濟周期的波動,保証我國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責編:高巍)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