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成果選介>>年度項目成果>>哲學

唯物史觀視野中的生態文明

——《唯物史觀視野中的生態文明》成果簡介

  2011年06月21日13:58  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中國人民大學張雲飛教授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唯物史觀視野中的生態文明:理論與實踐》(項目批准號為04BZX011),最終成果為專著《唯物史觀視野中的生態文明》。課題組成員有:樊勇、鄭小九、董嬙嬙、蔡文等。

  該成果認為,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制高點的唯物史觀同樣是生態文明理論研究和現實建設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生態文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內生性的原創性問題。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發展和理論升華,科學發展觀第一次確立起了生態文明的戰略地位。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中,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與生態文明是高度統一的。從發生領域來看,生態文明就是人們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處理人(社會)和自然之間的關系以及與之相關的人和人、人和社會之間的關系方面所取得的一切積極、進步成果的總和﹔從問題指向來看,生態文明是人類解決全球性問題、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貫徹和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過程中形成的一切理論努力和實踐探索的總和﹔從最終結果來看,生態文明就是作為合規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統一的人類實踐的成果在作為主體和客體關系的人與自然關系領域的積澱和升華,集中體現為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從哲學實質來看,生態文明是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的積極進步成果的總和。

  唯物史觀文明論是研究生態文明的科學方法論。唯物史觀文明論為研究生態文明提供了實踐、過程、結構、科學比較(多樣性)和階級等科學視野。從實踐的視野來看,必須從物質生產、人自身的生產、精神生產等生產總體中來看待生態文明產生的實踐基礎。從過程的視野來看,生態文明是隨著社會的生產關系尤其是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性質、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尤其是技術進步的水平、人的關系的豐富性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程度而逐步建構起來的。從結構的視野來看,在現代生產實踐的基礎上,經濟結構、政治結構、文化結構、具體的社會結構(社會生活)、生態結構已經被整合為社會的整體結構,與之相應,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和生態文明已成為文明系統的基本構件。從文明多樣性的視野來看,在生態文明問題上,不存在絕對的中心,更不存在惟一的范式。從階級的視野來看,文明總是有一定的階級性的,我們要建設的是社會主義生態文明。

  唯物史觀是建構生態文明的科學的哲學基礎。從理論地位來看,唯物史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制高點,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在人類實踐的過程中,自然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建構的過程,因此,唯物史觀也是適用於自然領域的。從理論對象來看,自然史和人類史彼此相互制約規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規律),構成了唯物史觀的基本內容,因此,唯物史觀直接地成為了生態文明的指導思想。從理論內容來看,以科學的實踐觀為哲學基礎,以物質變換為核心概念,唯物史觀科學地揭示出了人與自然的辯証關系的整體情況,並科學地說明了社會關系對生態關系的影響,最后形成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思想。這就是科學的生態文明理論的基本支點。從理論特征來看,唯物史觀關於人與自然辯証關系的思想具有一切哲學思想和社會思潮不具有的鮮明的科學性和階級性。顯然,唯物史觀是生態文明不可超越的哲學。

  中華傳統生態智慧是建構生態文明的思想文化資源。在“世界歷史”的背景中,當我們從中國國情出發而建構新生態文明的時候,無疑更多地打上了中華文明自身的烙印。但是,隻有立足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將古為今用和洋為中用統一起來,開拓創新,我們才能真正走上生態文明的發展道路。

  按照生態化原則展開的對象化活動是生態文明發生的現實基礎。人(社會)和自然的關系是通過人的對象化活動實現的物質變換的關系,即生態學關系。人的對象化活動包括創價性(價值)、實在性(實踐)和符號性(理論)三種形式。實踐是其主要的形式。對象化活動在人與自然關系領域的展開,使自然界的形狀、結構、性質和面貌發生了廣泛而深刻的變化,使今天的自然系統成為了由原初自然、人化自然、人工自然構成的復合整體。同時,對象化活動的開展,具有明顯的建設性和破壞性的雙重效應。這樣,就必須對對象化活動進行自覺的調控。既要不斷增強其建設性效應,使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真正成為向人生成的過程,也要積極預防其破壞性效應,避免在生成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的過程中導致自然異化和生態異化。這種調整的過程就是要在消滅私有制造成的異化和剝削的基礎上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這樣,生態文明就獲得了自己存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的內在的科學的依據。

  生態文明是貫穿於所有社會形態(文明形態)的一種文明形式。漁獵社會、農業文明、工業文明、智能文明是技術的社會形態發展的幾個階段(文明形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是人類實踐在社會結構中積澱而成的成果(文明形式)。正像每一種文明形態都有其物質文明一樣,生態文明是貫穿於文明形態始終的一種基本要求。從技術的社會形態來看,取代工業文明的隻能是智能文明。智能文明不僅會開辟出人類文明發展的新形態,而且也會開辟出生態文明發展的新紀元。

  生態文明是文明系統中一種獨立的文明形式。由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所形成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狹義社會結構等結構是社會的主導性結構,由勞動實現的人(社會)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所構成的社會的生態結構是社會的基礎性結構。生態結構是指在人(社會)和自然的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形成的社會系統的一個特定的層次結構。生態文明是人類實踐在生態結構中所積澱的積極進步成果的總和。在整個人類文明系統中,生態文明構成了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會文明的物質外殼。這一物質外殼在日益拓展著自己的厚度、深度和廣度,標志著社會生產力的進步、人類改造和保護自然能力的增強。在這個過程中,生態文明已經從其他文明形式中獨立出來,成為了一種專門的文明形式。

  生態文明是一個由基礎系統、手段系統、控制系統、支柱系統和目標系統構成的整體。它超越了單純的自然生態環境領域,涉及到人與自然的關系領域、社會有機體的各個領域,已成為整個人類文明發展的基本方向。

  生態文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將生態文明確立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不僅表明全面小康應該成為“生態小康”,而且表明社會主義現代化應該成為“生態現代化”。生態現代化就是要使生態化成為整個現代化的基本原則和發展方向。在這個過程中,隻有將“生態式開發脫貧致富戰略”作為總體反貧困戰略,促進社會結構的全面生態化,將生態化的原則貫穿到農業現代化、工業化和信息化的各個方面,才能開辟一個永續發展的未來。

  建設生態文明是現代化建設系統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隻有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按照生態化的原則和要求推進經濟建設,才能為生態文明提供堅實的經濟基礎和強大的發展支撐。在這個問題上,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和安全發展,從可持續發展體系的內部進一步強化了環境和發展的辯証關聯﹔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從可持續發展體系的外部進一步強化了環境和發展的辯証關聯﹔發展的質量要求和效益要求,從經濟建設和經濟發展的內部進一步強化了環境和發展的辯証關聯。為此,必須堅持統籌兼顧。同時,生態文明是服從和服務於經濟建設中心的。

  以人為本是生態文明尤其是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本質和核心。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著眼於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著眼於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著眼於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健康素質,大力開展生態文明建設活動。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在生態維度上重建人的主體性、在社會維度上提升人道主義的境界,要走向人道主義和自然主義的科學的有機的統一。此外,隻有將社會制度的硬要求和國民素質的軟約束統一起來,才能真正走上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大道。為此,必須將人的和諧發展、充分發展、自由發展和全面發展協調起來。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建設高度生態文明的現實制度支持。生態危機既是資本主義總危機的組成部分,又加劇了資本主義總危機。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自覺地把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作為其內在規定,要求將生產發展、生活富裕和生態良好統一起來,從而為建設生態文明提供了制度保証。隻有在共產主義條件下,才能真正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才能最終使生態文明成為可能。

  顯然,從唯物史觀的高度研究生態文明,對於加強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理論研究、推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責編:秦華)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