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成果選介>>年度項目成果>>哲學

以人為本的“元”哲學研究

——《以人為本“元”論》成果簡介

  2011年05月10日17:11  

  武漢大學石雲霞教授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以人為本的“元”哲學研究》(項目批准號為08BZX012),最終成果為專著《以人為本“元”論》。課題組成員有:陳曙光、程偉、楊永清。

  一、主要內容和重要觀點

  “以人為本‘元’論”,也即“以人為本的元理論研究”,目的是從根本上回答“以人為本究竟是什麼”,“人究竟何以為本”,“以人為本究竟何以可能”以及“以人為本的終極追求究竟是什麼”等四個元理論層次的問題。

  1.“以人為本究竟是什麼”。

  何謂“以人為本”,可以從四個“關鍵詞”來解讀:其一,以人為本是以什麼“人”為本?人有三種存在維度:類、群體、個體。人既是類存在物,又是群體存在物,還是個體存在物。“以人為本”自然可以而且應該從這三種存在維度來審視和考察。“以人為本”必須體現“類”的向度,但要防止無視其他物類的人類中心主義﹔“以人為本”必須體現“群體”向度,但要防止用集體壓制個人的集體專制主義﹔“以人為本”必須體現個體向度,但要防止個人至上的極端個人主義。其二,以人為本是以人的“什麼”為本?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以人為本”是以最廣大人民的利益為本﹔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本。其三,以人為本是“什麼人”以人為本?從廣義上講,人人都是“以人為本”的實踐主體﹔從狹義上講,其主體是中國共產黨,貫徹和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關鍵在黨。其四,以人為本的“本”是什麼?以人為本的“本”不是指“本體”,而是指“根本”。科學發展觀的“以人為本”不是一個本體論的概念,而是一個價值論、歷史觀的概念。

  2.“人究竟何以為本”。

  科學發展觀的“以人為本”,緣於價值觀層面的討論而起,卻可以於存在論(本體論)的高度展開。人學本體論探討的是“人是什麼”的問題,“以人為本”探討的是“如何對待人”的問題。前者是本體論問題,后者是價值論問題。兩者之間具有內在的邏輯關聯,這就是:對“人是什麼”的回答直接決定了對“如何對待人”的回答﹔或者說,要正確地回答“如何對待人”的問題有賴於正確地回答“人是什麼”的問題。“以人為本”,價值論上緣起,存在論上解決。

  眾所周知,尋找“邏各斯”是西方傳統人學難以撼動的存在論情結,實體本體論的糾纏是西方傳統人學始終無法擺脫的強大理論傳統。西方傳統人學在追求“同一性”(邏各斯)的過程中,遺忘了現實的人﹔在尋找“安身立命之本”的同時,卻陷入了“無家可歸”的境地﹔追尋“實體”的道路乃是一條“通向人的奴役之路”。西方傳統人學將某種物性實體、神性實體、理性實體奉為人的最高原因和最終根據,所以,在現實生活中,人也隻能奉它們為本,人本向度被深深地遮蔽起來。

  西方傳統人學在黑格爾那裡達到了頂峰,人學的發展開始呈現出從抽象的理性向現實的感性回歸的趨向。在這條回歸之路上,費爾巴哈是一個舉足輕重、繞不開的人物。費爾巴哈第一次把“感性”提升到了本體論的地位,力圖實現存在論的“感性”轉向,但他終歸未能貫徹到底而停留於感性直觀的抽象層次上。盡管費爾巴哈提出了“神的主體是理性”、“理性的主體是人”、“人是人的最高本質”的科學命題,以對抗神學及其“理性實體化”的近代哲學傳統,但是一回到現實生活世界,人本學的虛弱與感性本體論的貧乏就顯露無遺了。

  “存在論追究”是馬克思人學不可或缺的意義維度。從馬克思的文本看來,人之存在的存在論根據就在於“人的感性生存活動本身”,由此確立了具有現代生存向度的本體論——感性生活本體論。相對於傳統本體論而言,感性生活本體論的出場是人學思想史上發生的一次“存在論斷裂”,標志著通行於西方兩千多年的實體本體論傳統的徹底“崩塌”和徹底“瓦解”。感性生活本體論科學回答了“人是什麼”的本體論問題,從而也科學解決了“應該如何對待人”的價值論問題。馬克思對“人是什麼”的回答是:人之為人的基礎就是人的感性生存活動本身﹔因而對“應該如何對待人”的回答就是:以人為本。馬克思的這一存在論境界說明,根本不需要人之外的實體來確証人的存在,直截了當地表明人類社會和歷史應當而且必須“以人為本”,歷史上曾經出現的所謂“物本”、“神本”、“君本”、“資本”等等都是一種本末倒置、舍本求末的表現。

  3.“以人為本究竟何以可能”。

  眾所周知,盡管西方的人本主義傳統歷史久遠,思想豐富,體系完備,但理論的豐富不等於理論的成熟。西方傳統人學沒有解決在“什麼世界”以人為本,以什麼“人”為本,“人”如何才能為“本”,“人”何以為本和如何實現“以人為本”等問題。西方傳統人學由於其理論本身的缺陷,“以人為本”都遭遇了同樣的命運:空想。馬克思主義人學全面超越了西方傳統人學的理論缺陷,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正確認識和改造自己、實現自由全面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推動“以人為本”實現了第一次歷史性飛躍:從空想走向了科學。

  “以人為本”的理論維度與實踐維度並不完全是一致的。經典馬克思主義致力於未來理想社會來理解“以人為本”,而當代中國則主要立足於現實來推進“以人為本”,這就產生了理想性的“以人為本”與現實性的“以人為本”的分野,並且衍生了“以人為本”如何實現“從理想性向現實性回歸”以及“從現實性向理想性躍遷”的問題。馬克思主義人學的誕生標志著“以人為本”具備了理論上的可能性,但可能性不等於現實性。在馬克思那個時代,“以人為本”已經不是一種空想,但卻仍然只是一種理想。社會主義從理論變為實踐以后,“以人為本”也逐漸從理想變為現實﹔但社會主義是一個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現實性的“以人為本”也是一個不斷從不理想狀態向理想狀態躍遷的過程。從社會主義實踐來看,“以人為本”在事實層面逐步地從理想變為現實與在價值層面逐步地從現實趨向理想,這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目前,中國還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離馬克思恩格斯設想的理想的人本社會還有很大的距離,這也就是理想中的“以人為本”與現實中的“以人為本”之間的距離。當代中國應該從物質條件、政治基礎、制度保障、生態條件、文化環境等各個方面著手,推動“以人為本”從理想變為現實﹔同時要不斷地提升“以人為本”的層次和水平,推動“以人為本”從現實趨向理想。“以人為本”在社會主義國家的實踐是“理想回歸現實”與“現實趨向理想”的統一,是理想現實化與現實理想化的統一,這是“以人為本”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

  4.“以人為本的終極追求究竟是什麼”。

  馬克思主義認為,共產主義社會是“以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實現“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的終極關懷,人類的歷史發展不可能有比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基礎上的“自由個性”更高的理想了。如果說尊重人的自由權利、促進人的發展等內涵是“以人為本”的基本要義的話,那麼,“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無非就是“以每個人為本”的同義語,“以每個人為本”也無非就是要求實現“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既然實現“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終極追求,那麼,“以每個人為本”也就必然是“以人為本”的終極追求和最高境界。“以人為本”必須落實到個體,但不能降低為“以個人為本”。“以每個人為本”與“以個人為本”是完全異質的。“以每個人為本”既不是個體主義的命題,也不是整體主義的命題,而是一個徹底的集體主義的命題,是集體主義的最高表現和完成形態。共產主義社會是“以每個人為本”的社會,而且唯有共產主義社會是“以每個人為本”的社會。當前,“以每個人為本”尚未成為現實,但也不是與現實毫無關涉的幻想﹔共產主義的實現意味著“以每個人為本”的實現,但不是“以每個人為本”的完成﹔“以每個人為本”永無止境、永在途中。

  二、成果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從理論意義來說,這項成果有利於為“以人為本”提供元哲學層面的理論論証和學理支撐。科學發展觀的“以人為本”從價值論意義上提出問題,但需要從存在論的高度演繹展開,在存在論意義上來解決問題。這是因為,對任何哲學問題的研究,都隻有追究到終極之處,在元哲學層面和存在論高度揭示出問題的根本,理論才會徹底,才能說服人。價值論上緣起,存在論上解決。這是這項成果從存在論(本體論)的視角切入,從元哲學的層面展開,系統闡釋“以人為本”的根本動因和思路。隻有立足於存在論的高度,對“以人為本”的闡釋才是徹底的。

  從實踐價值來說,“以人為本”作為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已經成為我們黨的執政理念,加強對“以人為本”的研究,真正達到“能說服人”的效果,那麼,就能掌握群眾,就能有效地增強各級領導干部和廣大人民群眾貫徹“以人為本”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不斷提升以人為本的整體水平,促進以人為本向著更廣領域、更高層次躍遷。

(責編:高巍)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