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成果選介>>年度項目成果>>哲學

道德認識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道德認識論》成果簡介

  2011年05月10日17:05  

  江西師范大學吳瑾菁教授主持完成的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道德認識論》(項目批准號為07FZX008),最終成果為同名專著,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道德認識問題是倫理學原理的一個基本理論問題,也是備受關注的一個重大理論問題。中國歷史上關於“知”這一問題的提出,最早可見之於《國語》和《左傳》﹔西方歷史上關於道德認識的思考可溯及蘇格拉底和柏拉圖。中外思想家們對於道德認識問題所進行過的思考和研究,對倫理學原理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如何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創新馬克思主義的道德認識理論,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面臨的重大理論問題。該成果從道德認識問題研究歷史脈絡的梳理入手,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對道德認識問題進行了較為全面、系統的研究,初步勾勒出道德認識理論的基本輪廓。從成果結構來說,該成果包括導言、正文七章和余論,共九章﹔從成果研究思路來說,該成果從道德認識問題的歷史研究追溯入手,從道德認識的概念、特性、本質、過程、基礎、悖論、到道德良知諸問題逐一展開。

  第一章“導言”:導言首先對該成果題目做了一個說明,因為“道德認識論”這個標題會使人產生兩種理解,一是關於道德的認識論的研究﹔一是關於道德認識理論的研究。雖然這兩方面的意思無法截然分開,但究竟是從認識論高度還是從一般的理論研究角度研究道德認識涉及該成果的立論依據。該成果的總體思路側重於后一個方面,也就是關於道德認識的一般理論研究,是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對道德認識問題的說明及描述。其次是對道德認識研究的歷史源流進行梳理,從中國與西方倫理思想史上的資料對道德認識的研究歷史予以歸納。道德認識的研究是一個古老課題,無論是中國古代思想家還是西方學者,都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這些研究是有缺陷的。這些缺陷的產生與其世界觀和方法論有直接聯系,也與他們所處時代背景及相關學科研究的局限性密切相關。可見,如何克服道德認識研究的歷史局限性,開創馬克思主義的道德認識理論,是一項急迫的任務。本章還論述了為什麼研究道德認識問題。一方面從當前國內外關於道德認識問題研究的現狀來看,缺乏關於道德認識問題的全面、系統的研究,更缺乏從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進行的研究。另一方面研究道德認識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當今社會乃至世界范圍內的善惡混淆、顛倒,青少年乃至成年人對道德問題的迷惘、困惑,是向倫理理論工作者發出的研究道德認識問題的時代呼聲。

  第二章“道德認識的概念”:從概念界定入手說明問題,是社會科學研究的通用思路,該成果研究也不例外。澄清一些與道德認識相關的概念,這是理解道德認識概念的前提。與道德認識概念相關的這些概念包括:認識、認知、意識、知識、常識、智慧等等。道德認識也是認識的一種特殊形式。本章闡明認識是什麼?一般意義上所理解的認識與道德認識中的認識是否一樣?認知又是什麼?意識與道德認識之間存在怎樣的聯系?知識、常識、智慧與道德認識有怎樣的關系?其次,闡明與道德認識密切相關的道德認識的主體是什麼。道德認識主體是現實的人,這個現實的人可以有三種類型:單獨的個人、共同體和社會。道德認識主體具有與其他一些認識主體相比不同的特點與功能。最后,闡明道德認識的客體是什麼。道德認識是以道德現象作為自己的認識客體的,並且道德現象可以分為可知的道德現象與可感的道德現象兩大類。可知的道德現象包括道德心理現象、道德規則現象和道德知識現象﹔可感的道德現象包括道德活動現象和道德關系現象。通過以上三個方面問題的分析,可以歸納出道德認識的概念。所謂道德認識就是在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的現實的人,以自身道德實踐活動獲得的感性體悟及知識經驗,並在頭腦中形成的觀念反映形式。

  第三章“道德認識的特性”:道德認識與一般的科學認識、審美認識等認識形式相比,具有不同的特點,要進一步研究道德認識,就必須對道德認識特點、性質進行分析。道德認識特性首先表現為道德認識過程的自為性。所謂道德認識的自為性是指道德認識是主體的自覺認識、主動認識,更體現為道德思維上的“納我性”,即道德思維始終是從“我”出發,形成的是關於“人我”之間關系的、“為我”的思維。其次表現為道德認識基礎的知行合一性。道德認識是以實踐為基礎的,是建立在實踐基礎之上的認識。道德認識的這種實踐性品格,可以稱做“知行合一”。當我們從主體生存層面理解“實踐”,將“實踐”看作是一種存在方式的話,道德認識就是以人的存在為基礎的認識,“知行合一”可以說是道德認識的一個重要特征。最后表現為道德認識形式的規范性。道德認識的成果往往是以道德規范的形式表達出來的,體現出道德認識成果的特殊性。從形式上說,道德規范是一種高度概括的關於善的認識﹔從內容上說,道德規范主要是一種對應然的理解與反思,而不僅僅是對現實的把握與反映。

  第四章“道德認識的本質”:從根本屬性上區分道德認識,就是對道德認識的本質界定。與科學認識、審美認識相比,道德認識的根本屬性在於道德認識的價值性。首先,價值是什麼?價值是主體在客體基礎上構建的意義世界,決定了價值認識以“有我性”與“評判性”區別於事實認識。雖然科學認識中具有價值性的成分,但科學認識的工具性、功利性和單向度性與道德認識的價值具有明顯的區別。其次,審美認識的個體性與道德認識的普遍性。盡管審美標准是絕對與相對、情感與理性的統一,但審美認識的本質仍然是一種個體性的認識,是個體意見的表達與個體主觀心靈狀態的反映,是當下性的認識。道德認識由於道德規則的一致性、道德意見的可統一性,決定了道德認識是在承認差異性存在的前提下的普遍性認識。最后,道德認識是指向“應當”的價值性認識。道德認識以主體間的相互交往關系作為自己的認識對象,決定了它的鮮明特征就是:它表示了“應當”的理想狀態並指向了人的目的。

  第五章“道德認識的過程”:從邏輯過程看道德認識,主要經歷了道德體認、道德認同及道德覺悟三個階段。首先是道德體認階段,這個階段主要包括道德體驗與道德認知兩個方面。道德體驗既是情感體驗,也是行動體驗﹔道德認知則是通過道德學習方式獲得道德知識。在道德體認階段,認識主體一方面通過道德體驗獲得有關道德現象的感性認知,另一方面通過道德認知獲得有關道德知識的理性認識,以此為起點,展開道德認識活動。這是道德認識過程的邏輯起點。在這個階段,就已經體現出道德情感與理性的共同作用。其次是道德認同階段。道德體認階段獲得的道德認識是膚淺的、外在的,要使這種認識進一步深化與內化,就必須要通過道德的認同階段。道德認同就是通過認識主體的道德反思,對已獲得的道德認識進行選擇並加以接受。在這個階段,道德理性表現出了極為重要的作用。最后是道德覺悟階段。將認同的道德認識融會貫通,形成真正的“我”的道德認識,並能在此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新的道德知識,這樣的一個階段就如佛家所說的,是達到了一個覺悟的境界。道德直覺是這個階段的主要道德認識方式,並充分體現出了道德意志的作用。這是一個“知”與“行”得到了完美結合的階段,通過這個階段獲得的道德認識才是“真知”,才能表現為“行”。

  第六章“道德認識的基礎”:道德認識盡管是認識主體的一種帶有強烈主觀性特征的認識,也還是要受到外在條件的制約的。首先,從道德認識的心理基礎來看,道德認識受到了認識主體的心理因素的制約。這些因素主要包括:意向、意識與個性。意向這個心理因素主要是指需要、情緒情感、興趣愛好﹔意識這個心理因素主要是指主體意識與性別意識﹔個性這個心理因素主要是指氣質與性格。其次,從道德認識的實踐基礎來看,道德認識受到環境、教育與主體經驗三項要素的影響。最后,從道德認識的社會基礎來看,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因素對道德認識也是有作用的。經濟是道德的基礎,經濟中表現出來的經濟利益對道德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包括道德認識﹔政治活動中的體制與組織及表現政治關系的政治思想等內容從不同的方面影響著道德認識的產生與發展﹔社會文化中的風俗習慣、民族心理及宗教信仰對道德認識的作用顯著。

  第七章“道德認識的悖論”:首先,本章以悖論在道德認識中的不同方面的存在為區分標准,將道德認識悖論分為三種主要形式:辨識悖論、知行悖論與德性悖論。辨識悖論主要是在道德認識的辨認與識別過程中出現的矛盾現象,與道德認識的客體(對象)有關,包括關於“行為”的辨識悖論和關於“准則”的辨識悖論﹔知行悖論是由於“知行脫節”產生的悖論現象,包括社會之“知”與自我之“行”之間的悖論和自我之“知”與“行”之間的悖論﹔德性悖論是一個人德性品質中存在的悖論現象,包括公德與私德的悖論、公德的悖論、私德的悖論。其次,探討道德認識悖論的產生的原因,這主要有三個方面,即認識論根源、社會性根源和主觀性根源。最后,闡述道德認識的悖論效應及價值。道德認識悖論是一把“雙刃劍”,既有積極的影響,又有消極的影響。從積極方面來看,道德認識悖論現象促進了社會道德的發展、個體道德認識能力的提高和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處﹔從消極方面來看,道德認識悖論造成了思維混亂、模糊了道德評價標准,不利於社會道德教育工作的開展及道德人格的形成,甚至帶來了世界局勢的動蕩不安。

  第八章“道德良知”:道德認識不是為認識而認識,其最終目的是要形成人們的道德良知。道德良知是道德認識的最高境界,是道德上的“真知”。道德良知是一個古老的話題,中國倫理思想史上的道德良知主要指的是一種先天就有的道德知識與道德能力﹔西方倫理思想史上的道德良知概念不同於中國的道德良知,更多的是以“良心”來表示相關的內容﹔道德良知與良心在內容上有相似性,但須對二者進行更為嚴格的意義區分。其次,良知是道德認識的最終成果及最高形式,達到了這一階段的道德認識已經成為主體的一種道德能力。作為道德能力的良知,是主體對道德知識、原則、規范等道德現象的辨識能力﹔是主體以自我道德認識貫穿於行動之中的行動能力﹔更是主體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時間都能堅持自我良知的同一能力。最后,要通過各種方式培養認識主體道德良知的形成。關於道德良知的養成途徑,最值得強調的兩種重要的方法是:道德踐行與道德反省。人們頭腦中形成的道德認識既可能是正確的,也可能是錯誤的,這就需要通過長期的道德踐行使道德認識符合社會的道德要求。道德良知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由淺入深的過程。

  余論“從道德之知到道德之行”:現實社會條件下,具備有良知的“德性”以后並不一定就會有“德行”的發生。這一現象的產生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社會的道德環境﹔二是個體的心理動因。道德行為的實施需要有相應的社會道德環境。當社會的不道德現象成為一種風氣,社會又缺乏實施道德行為的必要條件的時候,就會影響到人們道德行為的實施。此外,從心理動因來說,個體進行道德行為選擇時,會對行為成本進行計較。既會考慮某一行為的成本投入與收益之間的關系,也會考慮不同行為的成本投入與收益之間的關系。道德行為的實現受到社會、個體兩個因素的影響。為此,要完成道德之知向道德之行的轉化,一方面要改善社會的道德環境,另一方面要養成個體的道德行為習慣。隻有社會與個體這兩個方面雙管齊下,才能徹底解決從道德之知向道德之行轉化中的困難。

  新的時代條件下,道德認識這個古老話題煥發出了新的活力,再次引起了我們對這個問題的重視。通過對道德認識基本理論與實踐問題的梳理,我們發現道德認識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認識問題,而且是人的德性品質中的重要內容﹔不僅僅是一種道德上的“知”,更是與道德上的“行”密不可分的。提高社會道德水准和培養人們的道德品質都必須要從道德認識問題入手,以養成人們的道德良知為目標。隻有解決了人們頭腦中的認識問題,現實中存在的一些道德問題才能迎刃而解。

(責編:高巍)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