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成果選介>>項目動態

前瞻與創新: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新形勢下提升國際傳播能力的戰略研究”課題組召開專家研討會

  2012年06月19日15:38  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2012年5月10日,中國外文局對外傳播研究中心承擔的201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新形勢下提升國際傳播能力的戰略研究”專家研討會在京舉行。

研討會以“世界新變局與中國國際傳播戰略設計”為主題。課題首席顧問、中國外文局局長周明偉出席會議並對課題的研究工作提出四點建議:一是找出影響世界新格局的主要變量,以及引發變量的主要原因﹔二是動態分析中國因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后的國際地位與環境的變化,重點關注中國快速發展對以“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為主要經濟形態的國家所造成的影響及各方反應﹔三是要在理念和價值觀對外傳播創新上下工夫,增加國際社會對我一些核心理念的理解和認同﹔四是著力研究未來信息技術的發展對國際傳播可能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積極創新對外傳播的內容與形式。

課題首席專家、對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姜加林在發言中認為,此次研討會的目的一是通過對形勢和趨勢的准確判斷,確保戰略研究的科學性﹔二是形成對世界新變局的基本共識,為課題研究提供基本思考方向﹔三是對外部環境未來走向的研究是本課題研究重要的時代背景。

研討會由課題組組長、對外傳播研究中心副主任於運全主持。在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圍繞“世界新變局與中國國際傳播戰略設計”的主題,分析未來5-10年國際政治、經濟、輿論格局的變化趨勢,探討媒體變革與國際傳播理論及實踐創新的前沿動態,提出中國國際傳播戰略設計的問題與對策。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劉友法指出國際傳播要充分考量國際形勢的變化,如發展空間之爭、發展權益之爭、國際關系之爭、價值觀念之爭和國家主權之爭等。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史安斌認為媒體機構的思想觀念要從“前網絡時代”走出來,從“單媒體”走向“全媒體”,才能具有國際競爭力。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傳播學研究室主任姜飛建議參考二戰結束后美國文化傳播和18世紀德國崛起的經驗,思考中國式的“狂飆突進文化運動”,建構核心文化概念和價值觀,確立中國的國際話語權。新華社新聞研究所中外媒體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唐潤華結合當前西方媒體國際傳播的總體趨勢指出本土化是中國媒體“走出去”的重要手段。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副所長陳向陽強調國家對外傳播戰略頂層設計和明確的國家定位的重要性。清華大學中國戰略與公共外交中心主任趙可金分析了西方智庫主要涉華研究動態,如 “應對中國論”、“轉型中國論”和“牽制中國論”,提議中國樹立“大傳播”的理念,實現外交、外貿和外宣“三外合一”,提升中國的國際號召力、國際制度力和社會號召力。

(課題組供稿)

(責編:秦華、高巍)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