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成果選介>>項目動態

2011年度重大項目(第二批)開題報告之五十:魯迅與20世紀中國研究

  2012年06月06日13:19  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2011年12月27日,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魯迅與20世紀中國研究”(批准號:11&ZD114)開題報告會在南京師范大學召開。

  中國社科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張炯研究員,《求是》雜志原副總編劉潤為研究員,中國魯迅研究會副會長、吉林大學張福貴教授等專家應邀出席了會議。

  項目首席專家譚桂林教授就項目國內外研究現狀、項目的價值與意義、項目的主要思路、項目研究的重點與難點、項目的文獻積累與工作計劃等,向各位專家和領導做了詳細匯報,子課題負責人朱曉進、鄭家建、汪衛東等教授也補充了自己對該項目價值與意義的理解以及所負責子課題的准備情況。與會專家與項目組成員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對項目的研究重點尤其是研究工作中必須注意到的一些原則問題和具體細節進行了熱烈討論。

  與會專家充分肯定了項目論証嚴密、導向正確,准備充分,思路上有特色,學術上有超越,團隊結構合理,體現出了學科融合的優勢。專家們從項目的立項意義和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的宗旨出發,對項目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期望與要求。一是不僅要堅持實事求是,而且要堅持社會主義價值觀。實事求是就是要充分佔有資料,堅持社會主義價值觀就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發揚民族優良精神,也要發揚改革開放的時代精神。要把“神化”魯迅和對魯迅的崇高評價區別開來。歷史人物要看重大節,就魯迅研究而言,魯迅與民族命運與社會革命的關系才是大問題,才是大節。對歷史人物的評價要看他提供了哪些新的東西,不要糾結於小節。二是要進一步強化問題意識,當前魯迅研究中一個最嚴重的問題就是有些學者總想把魯迅從中國近現代革命進程中剝離出來,說魯迅是個局外人。所以強化問題意識的本質就是強化責任意識,不僅闡釋魯迅,還要保衛魯迅,要放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重要歷史進程中來看魯迅的價值、魯迅的精神。三是希望項目組在文風上帶一個好頭,把西方的方法和合理的東西拿過來,充實到我們自己的系統中,但要注重群眾觀念。寫文章就是要用平易的語言說出高深的學理。四是希望項目組通過這一研究工作進行學科團隊建設,努力培養年青的魯迅研究學者,魯迅研究的未來在於青年,從這個角度看,培養年青的魯迅研究者比做課題本身更為重要。另外,專家們還就魯迅與中國社會相關的程度如何把握、怎樣處理一些重大的敏感的理論問題、有些子課題怎樣去挖掘擴大研究空間、怎樣處理子課題的章節重復等具體問題,與項目組成員廣泛地交換了意見。

  譚桂林教授代表項目組對專家們的意見和建議做了回應,表示項目組全體成員將把各位專家的指導意見和建議貫徹落實到課題的研究工作中去,爭取把項目做成分量厚重的精品力作和傳世佳作。

  (南京師范大學社科處供稿)

(責編:秦華、陳葉軍)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