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成果選介>>項目動態

2011年度重大項目(第二批)開題報告之四十八:中國特色外交理論研究

  2012年06月06日13:16  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2012年1月7日,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特色外交理論研究”(批准號:11&ZD074)開題研討會在復旦大學舉行。

  復旦大學林尚立教授、楊志剛教授、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主任榮躍明出席會議並致辭,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李景治教授、外交部朝鮮半島事務副代表徐步、外交部政策規劃司政工參贊楊義瑞、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劉江永教授等圍繞中國特色外交理論與實踐分別作主題演講。項目首席專家蘇長和教授就項目研究設想和研究進程進行了匯報。

  林尚立教授在發言中指出,本課題研究屬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外交上的闡述,也是國家發展中的重大基礎性問題,希望課題研究過程中,要緊密結合基礎研究與咨政服務的關系,通過重大課題研究,建立較完備的中國外交史料,形成一支可持續性的研究團隊,產生一批有重要學術和社會影響的成果。

  中國人民大學李景治教授就“當前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作了主題報告,李景治教授就當今中國外交在理論和實踐中面臨的幾個迫切問題(例如究竟如何面對日益增長的國際干涉現象、如何更好地維護我國海外利益、如何實質性地推進“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如何處理不結盟問題等)提出了一些思考。外交部朝鮮半島事務副代表徐步在“關於中國特色外交理論的幾點思考”主題報告中指出,中國外交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研究中國特色外交理論,需要把握住繼承與創新、吸收與揚棄以及中國特色與世界眼光三大關系。外交部政策規劃司政工參贊楊義瑞在“中國外交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和新特點”主題報告中,對當今世界的國際力量對比變化、西方世界的內部變化、全球化規則的變化、信息革命帶來的全球生活方式變化以及各國政治社會議程中的發展和民生問題對國際關系影響,進行了闡述,並分析了中國外交理論和實踐需要處理好的六組關系。清華大學劉江永教授在主題報告中,重點分析了管仲的王道思想對當代中國外交的啟示。

  項目首席專家蘇長和教授及子課題負責人就課題的研究設想,特別是重大課題答辯時專家提出的十幾個問題向與會專家作了匯報,與會專家分別對課題方案進行了論証。專家們一致認為,課題對概括總結新中國六十多年來豐厚的外交理論和實踐,具有理論和時代意義,對豐富中國特色社會理論體系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專家們指出,課題結構清晰,體系嚴密,研究過程合理,研究計劃可行﹔專家們認為,復旦大學的國際關系和中國外交研究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課題組成員年富力強,有較豐富的前期研究成果,國內外學術交往活躍,能夠保証課題取得高質量的學術成果。專家們建議,研究成果一定要理論緊密聯系實際,注重理論與歷史的結合,理論與時代的結合,理論與政策的結合,真正按照重大基礎課題要求,出精品出力作。

  項目組其他子課題負責人俞正樑教授、陳玉剛教授、陳志敏教授等分別對專家們提出的問題和建議進行了回答。蘇長和教授在論証會總結中表示將對與會專家提出的建議進行認真梳理,細化分解,逐一落實到課題的研究過程中,並表示課題組力爭高質量完成課題。

(責編:秦華、陳葉軍)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