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5日,由西安交通大學高山行教授擔任首席專家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生物技術及其產業發展的法律保障機制研究”(批准號:11&ZD170)開題論証會在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舉行。
參加並擔任開題論証會的專家有同濟大學法學院朱雪忠教授、清華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楊德林教授、西安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黨興華教授、西北工業大學管理學院楊乃定教授、西安交通大學法學院馬治國教授等。參加會議的還有陝西省社科規劃辦、西安交通大學有關負責人以及課題組的相關老師、研究生等共30余人。
專家組組長朱雪忠教授主持了開題論証會,在聽取了高山行教授介紹項目的情況后,專家組對課題設計給予了充分肯定,並就進一步完善和深化課題研究、擴大課題研究成果的社會影響力和決策力等方面提出了重要建議。
與會專家組認為,項目選題有重大的理論和實踐研究價值。開題報告邏輯清晰簡潔,論証嚴謹有據,結構合理明晰,研究中的創新點較多,技術路線可行有效。課題組有良好的前期積累,項目組織涉及多領域專家學者,陝西省社科規劃辦、西安交通大學領導重視,大力支持,有利於課題研究工作的開展。
經與會專家組討論,就課題研究工作的開展,提出了如下建議:
一、生物技術的發展很快,要認真做好目前其他國家生物技術方面相關立法的分析工作,研究中注意借鑒他國發展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要注意跟蹤外國法律變化、技術發展及其對社會的影響等。研究須有國際化特征比較,研究成果須在國際上有一定地位,同時注意國家利益。
二、目前課題設計的內容太多、范圍太大。從研究效率、水平提升的角度看,項目開展研究時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最好能從一個產業或行業部門出發,使得研究的內容更加集中一些,重點突出一些。把有些問題進行集成,有些問題進行重點研究。開展研究時能和某個企業結合、從某個產業出發最好,並把相關的研究結論進行推廣。
三、該項目研究任務、研究水平的要求很高,但研究經費有限。要產生一些能反映交叉性、實務性特點的標志性成果,更需要尋找研究重點,不能面面俱到。
四、課題需要產生高水平理論研究成果的同時,更要重視社科項目的政策建議和實際應用的考核目標。應積極邀請和吸納政府政策制定部門和生物技術研發、產業界的研究人員參加。例如科技部、陝西省、西安市等有關部門以及有關生物技術企業。
五、題目難度較大,既涉及技術,又涉及產業。法律機制研究需要掌握更多規律性的東西,積極開展價值層面的研究﹔要注意生物技術法律在法律框架中的地位等﹔恰當利用好管理學的研究視角對該項目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以上專家意見、建議,對照申請書,課題組對研究計劃作了如下重要調整:
1、美國、歐盟、印度、巴西等國家生物技術及其產業現行法律機制研究。
(1)國外立法現狀及產業發展現狀的研究。
(2)以一國生物技術立法為例,研究生物技術立法的路徑選擇及變遷軌跡。
(3)通過生物技術重點案例研究其立法的宗旨和利益均衡思想。
2、我國生物技術及其產業發展的法律保護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研究。
(1)我國生物技術、生物技術產業立法現狀調研與分析。
(2)我國生物技術及其產業的立法體系。
(3)現行法律制度對生物技術及其產業發展的影響研究。
3、生物技術及我國生物技術產業的特征研究。
(1)生物技術研發的基本規律和技術創新特點。
(2)生物技術風險的來源及其技術控制手段。
(3)生物技術產業的主要特征。
4、我國生物技術及其產業法律保障機制設計的約束條件研究。
(1)生物技術專利性研究。
(2)生物技術風險防范的法律手段、管理機制。
(3)生物技術產業的風險點與安全保障的過程控制。
5、我國生物技術及其產業發展的法律保障機制設計。
(1)生物技術與生物產業法律保障機制的聯系與區別。
(2)法律保障機制設計的基本原則、目標和主要法律體系。
(3)法律保障機制運行中的協調與完善、政策建議。
(課題組供稿)
(責編:秦華、陳葉軍)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