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7日,由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吳漢東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特色知識產權理論體系研究”(批准號:11&ZD076)開題論証會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會議室舉行。參加此次開題論証會的專家有吉林大學姚建宗教授、上海交通大學朱雪忠教授、武漢大學寧立志教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姚莉教授和麻昌華教授﹔項目各子課題負責人和課題組部分成員參加了開題論証會。
在開題論証會召開之前,吳漢東教授已多次召集“中國特色知識產權理論體系研究”項目的各子課題負人以及項目參與人,對項目在答辯時各專家所提的意見進行了討論。項目子課題負責人曹新明教授、胡開忠教授、李建華教授、黃武雙教授與何敏教授對課題的進一步完善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根據子課題人的意見,課題組對項目的研究思路、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做了進一步的完善,並對課題任務做了新的安排。同時,吳漢東教授帶領整個團隊對開題論証進行了預答辯,對在答辯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了討論,以期開題論証會更加順利地完成。
首先,項目負責人吳漢東教授簡要回顧了該課題的申請、答辯的經過,並由熊琦博士對課題申請答辯時專家所提的意見和建議進行了介紹。隨后,吳漢東教授從課題研究的意義、框架以及研究計劃等方面進行了闡述,重點介紹了課題的研究框架,吳漢東教授認為“中國特色知識產權理論體系研究”應當與民法、刑法等部門法理論體系不同,主張從基本范疇論、思想基礎論、價值理念論、發展戰略論、制度構建論、法律文化論六個方面進行研究,並認為基本范疇論是邏輯起點、思想基礎論是理論基點、價值理念論是指導思想、發展戰略論是重要構成、制度建構論是核心內容、法律文化論是基本元素。
與會專家認真聽取了匯報,對該課題的理論意義、價值意義進行了肯定,並一致認為由吳漢東教授所率領的研究團隊以及研究中心所提供的支撐條件能夠保障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各位專家從不同學科的角度,對課題的宏觀設計、微觀布局、思路調整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姚莉教授認為,這個項目作為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參與該項目的人肯定很多,所以在該項目的研究中首先應當注意研究體例、寫作風格的統一性,否則最后在項目進行的后期會造成很大的問題。在理論體系的總體設計中,申請書中提到了經濟學、管理學、倫理學等多學科的研究思路,但是如何將上述各學科融入項目的整體之中,應當再進一步考慮。對於理論體系的具體設計中,思想與理論區分不夠,而且制度構建中也應該增加制度實現以及文化體系創新兩部分,這樣理論體系會更加完整。
寧立志教授認為,吳漢東教授所設計的中國特色知識產權理論體系的角度是很好的,因為中國現在所欠缺的是理性建設而不是制度建設,這種提法是以前從未有人提出過的,具有很大的創新性。但是對於理論體系的設計,各個部分應當考慮相互之間的關系問題。而對於中國特色是如何產生和形成的,應當從歷史、現實、未來三個視角來進行,而且應當更加清晰地突出知識產權理論體系的中國特色。
朱雪忠教授認為,中國特色知識產權理論體系研究應當首先界定什麼是“中國特色知識產權理論體系”。在項目研究中應當注意與國際化的協調與平衡,既要注重知識產權理論的國際共同性,又要注意中國國情下的中國特色。而且理論設計不應當復雜,隻有簡明的表述才能讓理論更加易於被接受。理論體系的設計,應該是對中國知識產權理論成果的總結,但是在法律文化論部分,僅提法律文化似乎窄了點,可不可以考慮將其修改為文化論,因為與知識產權有關的文化並不僅僅限於法律文化。而且,在發展戰略研究部分,應當注重對知識產權國際戰略問題的研究。
麻昌華教授認為,該課題的體系設計是非常好的,體現了吳教授的學術思想與最新成果,尤其是法律文化的提出,是該課題的亮點。但是在課題研究的具體設計中,應當再對思想基礎與理論體系的關系問題做進一步論証。對於法律文化論,是否應當改成文化論,而且在文化論這一部分,應當增加文化培養問題。
姚建宗教授認為,中國特色知識產權理論體系的提出具有重要意義,對知識產權理論的發展具有推動作用。但是在理論體系研究中,所秉持的原則應當是歷史與邏輯相一致,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理想與現實相結合,在研究方法上應當注重描述與總結、提煉與升華、建構與發展。而且應當在比較研究中突出中國智慧,應當注重整體性研究而不是個別性研究。中國法律實踐有自己的經驗,而中國模式、中國實踐是有理念和理論支持的。理論在進行創新時應當考慮是否帶來了制度和規范上的改造。知識產權規范和制度的改造,是基於什麼想法進行的,如何從概念化、抽象化、理論化以及制度安排中進行思想提煉,這樣才能有理論的創新,才能形成中國特有的理論體系。對於課題研究中的具體內容,對於基本范疇的提法是不是應當做進一步的思考,因為這一部分從內容上看應當是本性的研究,它與基本范疇是不同的。對於思想基礎部分,在研究的過程中,應當注重以思想為線索,而不是以學科為線索。
最后,論証會主持人姚建忠教授對開題論証情況進行了總結。各位專家一致認為,此次開題論証非常成功,“中國特色知識產權理論體系研究”項目思路新穎、框架合理、方法科學,並期待在吳漢東教授的帶領下課題組成員在結項時能拿出代表中國知識產權最高研究水平的成果。
吳漢東教授對各位專家所提出的寶貴意見表示了感謝,並表示一定會認真考慮各位專家所提出的意見,對課題的框架設計以及研究進路進行修正,進一步明確研究思想和目標任務、重點難點,並明確分工,保証課題研究更加順利、保質保量完成,最后形成既具理論意義,又有實踐價值的研究成果。
(課題組供稿)
(責編:秦華、陳葉軍)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