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上午,由上海體育學院戴健教授擔任首席專家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我國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研究--基於服務型政府與體育強國建設視角” 開題論証會在上海體育學院召開。出席開題論証會的專家有:國家體育總局政策法規司張劍司長,吉林省體育局局長宋繼新教授,上海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李友梅教授,天津體育學院原院長李宗浩教授,上海市體育局副局長郭蓓博士。上海大學、上海師范大學和上海體育學院各子課題負責人、課題組成員,以及部分教師、博士研究生60余人參加了會議。
會上,首席專家戴健教授代表課題組介紹了課題的研究意義、研究思路與框架、研究內容、研究重點難點、研究方法、創新點與特色、預期成果等。該課題以我國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的構建為核心,緊緊抓住“服務型政府和體育強國建設”這條主線,圍繞“為什麼要建設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公共體育服務體系是什麼”、“建設什麼樣的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和“怎樣建設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四大問題,緊扣“中國特色”和“應用指向”兩個著力點,通過文獻研究、規范研究、實証研究和政策研究等方法,揭示和厘清我國公共體育服務的瓶頸、問題和矛盾,構建中國特色公共體育服務體系並提出總體規劃。課題設立了我國公共體育服務體系構建的時代背景與理論基礎研究、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的經驗與啟示、國外公共體育服務的主要做法與經驗、我國公共體育設施的規劃與運營、我國公共體育服務組織建設、我國公共體育服務的供給、我國公共體育服務的政策法規體系構建、我國公共體育服務的政府績效考核與監管以及我國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發展規劃等九個子課題。研究將採取組織校內外專家通力合作、集體攻關的方式完成,通過深入系統的調查和研究,形成系統性研究成果和學術專著。
與會專家圍繞課題的設計和實施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討論。專家組成員一致認為,本課題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現實與理論價值,開題報告創新點多,目標明晰,技術路線可行,研究方案具有較強操作性,同時針對報告中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內容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討,提出了富有建設性和指導性的意見和建議。宋繼新教授認為,本課題的現實意義很大,找准了我國建設體育強國的軟肋。公共體育服務研究既要體現普適性,又要具有中國特色,要做到普適性與中國特色的統一與結合,提升我國傳統文化的關注度與認同度。建議要更加重視文化的含量,進一步提升課題的戰略高度,以民生問題為出發點,提高政府和社會關注度。李友梅教授指出,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的構建目前在我國還是一個創新的過程,因此,了解現實的基礎非常重要,要確立研究的起點,把為什麼要建,建成什麼樣,當前面臨的現實基礎是什麼等問題闡述清楚。此外,她還進一步建議聚焦研究內容,突出重點,理清我國公共體育服務建設的理念,找准服務體系的核心。郭蓓博士認為,我國公共體育服務不但存在東西差異,還存在城鄉差異,在構建指標體系時,如何兼顧不同層級地域之間的差異是重中之重,指標體系的構建既要統籌全國,又要兼顧地方政府的實際。李宗浩教授提出了三點建議:第一,進一步闡明服務型政府和體育強國建設與我國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之間的深層關系,將服務型政府怎樣提供和保証有效的公共體育服務,提供的程度、提供的范圍以及財政投入等問題論述清楚﹔第二,進一步理清總目標與各個子目標之間的關系,進一步優化和整合子課題﹔第三,進一步明確課題組的階段成果和最終成果。
張劍司長代表專家組做總結發言。首先他指出,各位專家從課題的選題、總體框架的設計以及承擔單位的重視等角度對本課題有一個非常積極的評價,同時,大家都對課題的進一步實施提出了非常重要和中肯的建議。他認為,我國的公共體育服務概念的提出較晚,概念提出之前也缺少相關的實踐,理論支撐相對薄弱。在當前我國公共體育服務的轉型過程中,除了體制性障礙以外,其理論准備也不夠充分,因此,本課題研究的難度很大,這也正是課題組要在下一步解決的重點問題。建議總課題組與國家體育總局的職能部門以及全國不同類型地區的體育部門加強聯系和合作,共同進行深入研究。
最后,項目首席專家戴健教授代表課題組對各位與會專家致以誠摯的謝意,並表示課題組一定會認真梳理總結專家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理清思路、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創新工作,高質量地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的目標和任務。
(課題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