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成果選介>>項目動態

2011年度重大項目(第三批)開題報告之三:中國醫療支付制度系統性改革規范化研究

  2012年03月26日11:05  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2012年1月17日下午,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醫療支付制度系統性改革規范化研究”(批准號:11&ZD176)開題研討會在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舉行。

  本次開題研討會是本項目的開題會暨醫療支付制度研究研討會,旨在通過專家和課題組的學術交流,探索中國醫療支付制度改革的方向,為課題的深入研究提供參考。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障研究所原所長何平研究員、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王保真教授、山東大學衛生管理與政策研究中心袁長海教授、復旦大學經濟學院丁純教授、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陳英耀教授等5位專家應邀參會並發表專題演講,復旦大學有關部門負責人、課題總負責人、各子課題負責人以及主要研究成員共25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首先,首席專家、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陳文教授進行項目開題,介紹了總課題及各子課題的研究設計。隨后,各位專家先后發言。

  何平所長首先發言,從醫療保險制度角度入手,分享了他對醫療保險支付制度改革的觀點。何所長認為醫療保險支付制度的核心是支付價格的決定機制,包括支付方式、支付標准和支付平台,改革的核心是通過協商、談判、博弈降低醫療保險支付風險,提高管理績效。這一改革需要必備的外部環境與支撐條件,如醫院的約束機制、談判機制、信息系統、醫療項目標准代碼、臨床指南等管理基礎和理順藥品流通秩序等。最后提出改革建議,即強化基礎管理,在費用總額控制的前提下穩步推進試點,醫保要介入價格管制和藥品採購,加強社會參與和發揮中介作用。

  王保真教授根據自己對醫療保障制度三十多年的研究經驗,發表了對支付制度的幾點思考。她認為,醫療支付制度的作用是決定醫療保障資源的配置和調節供需行為,支付制度應是動態發展的,其著眼點是建立完善的機制。支付制度不等於支付方式,支付制度不僅包括支付方式這一核心內容,還包括結算、補償標准、談判機制等。支付制度改革研究的最終目標是形成與醫療保險制度發展相適應的多種機制綜合作用的支付制度,包括資源導向與調節機制、風險分攤機制、協商談判機制、激勵與約束機制以及有效的監管機制。

  袁長海教授針對目前醫療支付領域較為關注的DRGs支付方式所需的系統支持發表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DRGs支付方式既有增加醫院績效透明度、提高效率、降低醫療費用、增加競爭等正向作用,也會產生醫療質量降低、挑選輕病人、醫療費用轉移、診斷升級、重復入院等負向作用。我國推行DRGs需要系統化的支持,主要包括衛生政策和法規支持,核算醫療服務項目標准成本,建立准確、可靠的醫院信息系統,改進醫院管理水平,規劃DRGs在不同等級不同性質醫院的分布,科學合理的臨床路徑及臨床指南,針對實行DRGs的激勵制度,通過監督/檢查/審查/評價機構的同行評議確保醫療質量,對民眾和病人的教育宣傳以及對DRGs補償標准的及時更新等。

  丁純教授從國際經濟視角介紹了全球化背景下全球保障制度的進展。丁教授首先歸納了全球醫療保障制度面臨的共同問題為財政的可持續性,這一共同難題的成因有科技進步、人口老齡化、疾病譜改變、制度缺陷、經濟發展和全球化。針對這一共同難題,各國開展了不同內容的醫療保障制度改革,丁教授重點分析了德國、美國等國家改革背后的不同動因,並總結出全球化背景下各國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發展趨勢,主要為改革目標的殊途同歸、醫保改革路徑的趨同、醫保理念全面綜合化以及跨國和國際化成為常態。

  陳英耀教授結合多年對公立醫院和醫療保險制度的研究,分享了他對公立醫院與支付制度改革的觀點。陳教授認為目前我國公立醫院的經濟責任沖破了其本應具有的公益性,醫院與醫保機構之間進行著博弈,在此環境下進行支付制度的研究具有挑戰性。因此,陳教授認為今后的支付制度改革應該是不同醫療保險制度之間的整合和不同支付方式的組合。醫保支付是醫療保險機構管理手段的重要內容,應通過巧妙的制度設計在博弈中取得優勢。同時在支付制度研究中還應注意門診支付與住院支付之間的關系。

  專家研討之后,各子課題負責人與專家展開積極的討論與交流,子課題負責人程曉明教授表示,專家們的報告強調了支付制度研究應該不僅僅研究醫保領域內部,而是應該從多角度來研究,支付制度的設計應該考慮醫療資源配置功能、談判機制、支付標准等多個方面,這些觀點十分有借鑒作用。子課題負責人陳文教授表示,門診和住院支付制度的研究需要緊密的聯系,兩個子課題應該協同合作。子課題負責人張曉教授表示,通過專家的報告和指導,將在子課題的研究中考慮支付制度的績效導向問題,並對公立醫院改革與支付制度改革中的問題進行系統化梳理。子課題負責人胡蘇雲研究員表示,支付制度所需要的支撐條件具有非常鮮明的國家特征,不能直接照搬國外經驗,在醫療支付制度內部的多個方面需要協調,同時醫療系統所處的社會經濟、價格、消費人群、民生、法規、政府、市場和社會的作用等方面都是其支撐條件,需要重點研究。此外,專家和課題組成員還就可能的樣本選點、資料來源、項目協調方式等進行了交流和溝通,希望在專家的指導下,通過課題組成員的共同努力,取得階段性研究成果。

  (課題組提供)

(責編:秦華)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