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成果選介>>項目動態

2010年度重大項目(第二批)開題報告之五十三:全先秦漢魏晉南北朝文

  2011年08月23日16:29  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2011年 4月25日,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全先秦漢魏晉南北朝文》(批准號:10zd&103)開題論証會在西北師范大學專家樓會議廳召開。應邀出席會議的專家有:清華大學傅璇琮教授,中國社科院劉躍進教授,北京師范大學過常寶教授,蘭州大學張崇琛教授,中華書局語言文學編輯室主任俞國林先生和編輯馬婧女士以及西北師范大學霍旭東教授、郝潤華教授。課題主持人趙逵夫教授、課題組成員南開大學文學院張峰屹教授、福建師大文學院陳慶元教授、四川師大萬光治教授、西北大學文學院韓理洲教授、西北師大文史學院韓高年教授等都參加了會議。西北師范大學校黨委書記劉基教授、副校長萬明鋼教授也出席了論証會。現將開題論証會總結情況報告如下:
  一、課題的總體框架設計和基本研究內容。
  《全先秦漢魏晉南北朝文》是對隋代以前屬於“集部”的所有文字文獻加以輯錄、考訂、校勘的文獻總集,材料范圍包括近一百多年中新出土的金、甲、簡、帛、石刻文字。該課題主要包括《全先秦文》、《全西漢文》、《全東漢文》、《全三國文》、《全兩晉文》、《全北朝文》、《全南朝文》七大部分。全部文獻按作者的生活年代系年,每一作者撰寫有小傳,對各篇文的真偽、年代、作者在解題中有考述﹔選取時代最早、最完善的載錄本為底本,並廣泛收集較早文獻進行校勘,寫出校記。其篇幅當在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的三倍以上。
  以此項目為依托,加強圖書資料以及硬件設施的更新,為今后的科研工作建立更為完善的資料庫。
  該課題的完成,可為中國五千年文明研究中前3600年的研究提供可靠的文獻基礎,可以糾正歷來研究中由於資料不全、引用不准確而造成的錯誤,推動這一段很長歷史時期中政治、經濟、軍事、法律、哲學、教育、宗教、文學、藝術等的研究,為繁榮這一段的研究,解決這一段研究中一些久久不能解決的懸案提供文獻資料方面的基礎,為學術創新提供資料方面的可能性。
  二、課題的預期目標。
  1、因篇幅巨大,故採取分部分頭進行的辦法。每一部分請國內在該領域有深入研究、有建樹的學者承擔主編,可以保証質量,爭取按時完成。
  2、本項目是在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的基礎上進行重編,文獻收錄的時間范圍與嚴書大體一致,體例也盡可能與嚴書保持一致,而糾正了原書存在的各種錯誤,補充了大量文獻,體例上更為科學完善。
  3、圍繞此項重大課題的開展,結合進行一些相關關鍵問題和較大問題的研究,發表一批高質量的學術論文。
  4、通過該課題的進行,加強了科研單位間的學術合作與交流,為以后的科研工作與人才培養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通過該課題增強相關領域青年學者的科研能力,在同合作單位專家共同研討中使他們開闊學術眼界,樹立良好學風。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清楚、研究方法。
  經課題組充分討論,在吸收各方面的意見建議基礎上,制定了課題研究的基本思路,即:
  1、對隋代以前包括出土文獻在內屬於“集部”的所有文字文獻加以輯錄。
  2、對收錄范圍內的所有文獻考其真偽、時代、作者,並加以校勘。
  3、全部文獻按作者的生活年代系年(知生年者按生年,不知生年者按卒年。生卒年俱不知者按其仕宦、交游等確定其相對位置)。
  4、每一作者撰寫有小傳。
  5、盡量選取時代最早、最完善的載錄本為底本,也適當吸收今人的有關校勘成果。
  6、廣泛收集較早文獻進行校勘,寫出校記。
  7、項目的七大部分可分部同時進行,由七位子項目負責人負責各部分的統籌,最后由首席專家負責召集子項目負責人統稿,並合為《全先秦漢魏晉南北朝文》。
  四、課題研究計劃和時間安排(含調研計劃和文獻調查方案)。
  課題研究計劃在六年內完成,根據目前已經完成的工作,課題組經過討論,制定了年度計劃:
  2010年:①完成《全先秦文》“傳世文獻部分”的進一步加工和“出土文獻部分”的資料收集、整理。②完成《全西漢文》、《全東漢文》、《全三國文》、《全兩晉文》、《全南朝文》、《全北朝文》、《全隋文》“傳世文獻部分”部分資料搜集和初步整理。
  2011年:①完成《全先秦文》“傳世文獻部分”的定稿及出土文獻部分的考釋編纂。②完成《全北朝文》初稿。③完成《全西漢文》等其它五個子項目的部分工作。
  2012年:①完成《全先秦文》、《全西漢文》、《全北朝文》,召開專家審稿會,聽取專家意見,進行修改定稿。②完成《全東漢文》等其它四個子項目文本的資料搜集和整理。
  2013年:①完成《全東漢文》、《全三國文》、《全南朝文》的編纂校釋工作。②召開《全東漢文》、《全三國文》專家審稿論証會,進行修改、定稿。
  2014年:①完成《全兩晉文》的編纂與整理。②召開《全兩晉文》、《全南朝文》專家論証會,聽取各方面的意見,並根據專家論証會反饋意見,對成果進行修訂。
  2015年:首席專家根據各子項目進度同各子項目負責人進行該項目成果的統稿工作。
  項目進行中各子項目的各項工作爭取提前開始,同時進行。從目前已經進行的工作來看,此計劃合理可行。
  五、項目順利完成的保障措施。
  1、首席專家趙逵夫教授已主持完成過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社科項目和全國高校古委會項目均得到好評。在文獻學方面有較深的造詣。承擔西北師大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期間創建了西北師大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點和西北師大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后流動站。在國內學術界有良好的聲譽。出版專著《屈原與他的時代》(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再版)、《古典文獻論叢》(中華書局2003年)等專著﹔主編《歷代賦評注》(巴蜀書社2010年4月)以及《詩賦研究叢書》。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史》、《文學評論》、《文獻》、《文學遺產》、《中華文史論叢》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300余篇。多次獲得教育部、甘肅省人文社科獎項。對從先秦到隋的文獻已有了較深入的了解,思路清楚。各子項目負責人也是在各自領域內取得突出成就的著名學者。主要的參與者是來自南開大學、福建師大、西北大學、四川師大、西北師大、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師大等高校的學者,這些院校都在本課題領域有突出成績和重要影響,所以課題的開展有人才資源方面的有力保障。
  2、課題負責人目前所承擔的其他項目已全部完成結項,有充足的時間保証本項目的研究工作。課題負責人和各子項目負責人及參與者所在單位圖書館文科分館藏書豐富,典藏有《四庫全書》、《四庫全書存目存書》、《續修四庫全書》、《四部叢刊》、《四部備要》、《叢書集成》等多種大型叢書,及與本課題相關的文、史、哲、考古等學科的書籍,且擁有豐富的網絡資源,可以通過中國學術期刊網、各類專業文庫等搜索引擎便捷地查找所需資料。這些都可以保証本課題的順利完成。

(責編:秦華)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