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成果選介>>項目動態

2010年度重大項目(第二批)開題報告之五十:浙東學派編年史及相關文獻整理與研究

  2011年08月23日16:23  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2011年3月20日,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浙東學派編年史及相關文獻整理與研究》(批准號:10zd&131)開題論証會在浙江師范大學隆重舉行。開題論証專家組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陳祖武教授、國家圖書館常務副館長詹福瑞教授、《文學評論》雜志社張國星研究員、東北師范大學曹書杰教授等著名學者組成。課題組首席專家梅新林教授,子課題負責人俞樟華教授、黃靈庚教授、徐儒宗研究員、王錕教授,以及課題組其他成員參加了開題答辯。浙江省社會科學聯合會邵清副主席、浙江省哲社規劃辦謝利根主任、浙江師范大學社科處處長鄭祥福教授、浙江省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江南文化研究中心秘書長陳玉蘭教授、人文學院副院長葛永海教授等出席了會議。
  開題論証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陳祖武教授主持,課題組首席專家梅新林教授從研究隊伍、課題設計、四個子課題、創新與特色、實施計劃、優勢與不足、努力方向等七個方面向開題論証專家組作了精要的匯報。
  《浙東學派編年史及相關文獻整理與研究》由四個子課題所組成:一是“浙東學派編年史”,負責人為俞樟華教授,旨在對宋元明清浙東學派發展歷程、學術成果、學脈傳承與學術譜系進行全面系統梳理、總結和編年,是最為重要、最為核心的子課題,最終成果是編纂《浙東學派編年史》﹔二是“浙東學派編年史相關文獻整理”,負責人為黃靈庚教授,主要是摸清搜集浙東學派的文獻資料,重要文獻撰寫提要,最終形成《浙東學派文獻志》﹔三是“浙東學派編年史相關專題研究”,負責人為徐儒宗研究員,重點是對“浙東學派”的學脈傳承進行全面系統深入地梳理,建構學術譜系,探索發展演變規律,核心成果是撰寫《浙東學派通論》﹔四是“浙東學派研究史”,負責人為王錕教授,旨在對宋元以來有關浙東學派的研究進程與成果進行系統地整理和總結,評價其貢獻缺失,探討研究新動向,核心成果是撰寫《浙東學派研究史》。四個子課題形成兩“史”一“志”一“論”的四位一體的有機結構,以《浙東學派研究史》為學術基點,以《浙東學派文獻志》、《浙東學派通論》為兩大支柱,最終熔鑄成《浙東學派編年史》的集成性成果。
  梅新林教授在匯報中強調說,浙東學派興起於宋代,終止於清末,但迄今尚無一部貫而通之的學術編年史問世,啟動編纂《浙東學派編年史》的大型研究項目,可以從歷史與邏輯辯証統一的高度建構系統完整的浙東學派學術譜系,有利於推進浙東學派研究走向深入,有益於探索中國學術史的發展規律,有助於拓展與海外的學術交流與合作,有助於為當代文化精神重建提供豐厚的學術資源,不僅有填補學術空缺的價值,還有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意義。本課題依托於浙江省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江南文化研究中心,集中全校文獻、文學、史學、哲學等相關學科研究專家,在研究隊伍與條件上可以獲得強有力的保障。王國維曾經說過,一時代之學術,必有其新材料與新問題。我們在新材料的搜集上具有相當的優勢,一是在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以及日本和台灣陸續搜集到了一些比較珍貴的新材料﹔二是通過《重修金華叢書》的編纂活動,從一大批方志、家譜等地方文獻中清理出許多與本課題相關的新材料。與此同時,課題的相關前期成果,諸如《中國學術編年》、《王學編年》、《呂祖謙全集》、《宋濂全集》、《重修金華叢書》、“江南文化世家系列研究”、“北山四先生理學研究”、“海寧查氏世家文學研究”等的相繼問世,也為課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學術基礎。當然,隨著課題研究的深入,還需集中力量解決好文獻稽考、史識提煉和體例創新等關鍵問題。
  開題論証專家組在聽講取了課題匯報以后,充分肯定了課題的開創性、集成性價值,並對課題研究進行了多方面的指導和論証。陳祖武教授指出,本課題研究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和意義,是一個非常好的學術選題,因為浙東學派不僅僅是地方性的學術流派,它還具有全國性的學術影響,並且在全國的學術文化中佔有主流和主導的地位。因此他提出,課題研究要有高標准高要求的眼光,不能僅僅局限於課題本身,應該以課題為起點把課題研究的隊伍和單位建設成為浙江省乃至全國的浙東和浙江學術研究重鎮,並以此為契機提升江南文化研究基地的學術品位和地位,為升格更高級別的研究基地作准備。陳祖武教授建議,課題研究一是要腳踏實地,循序漸進,適當縮小研究規模,做到課題按時完成與后續拓展相結合﹔二是要理清學術資料長編與學術編年史的區別性與聯系性,擬定一個既有創見性又切實可行的編年體系和凡例﹔三是要對浙東學派的內涵與外延作准確的界定,探討浙東學派一以貫之的學術主張和不同階段的個性特質、學術成就和地位。詹福瑞教授指出,本課題研究是一個具有學科建設標志性的項目,標志著課題組的隊伍建設、研究能力、學術水平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准﹔課題的整體設計和相關前期成果表明研究已經有了深厚的學術基礎。同時他建議,課題研究應該先把重點放在文獻搜集整理上,廣泛佔有文獻資料,打牢文獻基礎﹔然后在文獻梳理和整理的基礎上,確立基本史識觀點,以此來梳理和探討浙東學派的學脈共性特點和發展演變規律﹔最后編著浙東學派編年史。他還建議,課題研究要處理好地方文化與主流文化、浙東學派與整體經學的關系。張國星研究員建議,課題研究應該立足於大中華文化的學術背景和21世紀的學術眼光來進行,闡發其史識精神,評價其利弊得失。曹書杰教授建議,在堅持浙東學派研究的同時還要關注浙東學案的研究,因為學派研究離不開學案研究。
  然后由課題組對開題論証專家組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進行答辯。梅新林教授對開題論証專家組的精心論証以及多方面的有益建議致以誠摯的謝意,表示課題組將在本次開題論証會后進行專題研究,根據各位專家的相關意見和建議對課題整體設計作出相應的調整和完善,尤其要進一步夯實文獻基礎,以實求新,以實促新。
  在開題論証會上,浙江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副主席邵清先生、浙江師范大學社科處處長鄭祥福教授分別講話。邵清先生指出,近年來浙江省人文社科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浙江師范大學作為省屬高校作出了重要貢獻,《浙東學派編年史及相關文獻整理與研究》中標成功不僅是浙江師范大學也是浙江省人文社科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省社科聯和省哲社規劃辦作為省級社科研究的管理部門,一方面會從各個方面給予課題研究的大力支持,做好服務工作﹔另一方面會以一套完善的管理措施來全程督促課題研究順利完成,做好監管責任。希望浙江師范大學能夠以此課題研究為契機,整合全省的浙東學術研究力量,形成全國的學術高地,並相信課題組能夠在首席專家帶領下按時高質量的圓滿完成研究任務。

(責編:秦華)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