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學壇新論

南京大學—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慶祝成立25周年

  2012年06月18日14:42  


  6月16日,南京大學-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簡稱中美中心)在南京舉行25周年慶典。600多名中外來賓和校友齊聚南大,共賀中美中心25周歲華誕。

  南京大學校長陳駿、常務副書記張異賓、副校長潘毅、副校長薛海林、副校長楊忠等南大領導,霍普金斯大學校長段榮寧、霍大前校長、中美中心美方咨詢委員會主席柏若帝、霍大高級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倪偉立、霍大高級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委員會主席、美國中國問題專家蘭普頓教授等霍大高級行政人員出席了此次慶典。應邀出席活動還有南京市副市長鄭澤光、美國駐華使館公使王曉岷,以及南京市外事辦公室、江蘇省外國專家局、國際旅游衛生保健中心的領導。中美中心10位前主任、南京大學校董會代表、老領導、部分院系部門的負責人等參加了典禮。慶典由中美中心中方主任黃成鳳和美方主任裴儒生主持。

  陳駿在講話中指出,大學整體水平發展與它的國際化程度是密不可分的,南京大學多年來一直以國際化視野制定發展目標和規劃。中美中心的成功經驗表明,兩所大學的合作完全符合大學國際化的要求,兩校將進一步深入開展合作交流,保持在高等教育國際化領域中的領先地位。

  段榮寧表示,中美中心代表了兩個國家、兩所頂級學校之間的真正合作,經歷了時間和中美關系發展的雙重考驗。在新的階段,霍大將繼續推動中美中心事業的發展。

  中方特邀嘉賓鄭澤光、美方特邀嘉賓王曉岷分別發言。鄭澤光表示,南京市將進一步加強與南大的交流合作,並希望通過南大特別是中美中心,加強同霍大等世界名校的交流合作,提升南京市的國際影響力和吸引力。王曉岷表示,中美中心提供了高等教育國際合作的卓越典范,希望中心培養的學生繼續致力於中美在多領域的合作發展。

  中方校友代表、上海奧達科公司總裁燕存露和美方校友代表、美國前駐上海總領事季瑞達均在發言中回憶了在中心學習和生活的經歷,對中美中心的培養表示衷心感謝,並對中美中心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此前,“中美中心”25周年慶典首先於4月9日在華盛頓舉行,系第一次在美國綜合展示南京大學與霍普金斯大學合作運作的中美中心在過去25年所取得的斐然成績。美國國務卿希拉裡克林頓為中美中心成立25周年專門發來賀信。她在信中指出:“25年來,南京大學—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中美中心一直都致力於在中美兩國間建立聯系,這一聯系在25年前是重要的,今天更為重要。中美中心成立於1986年,它培養的學生成為外交界以及各行各業的新星,他們在中心共同學習和生活的經歷為中美之間的建設性伙伴關系做出巨大貢獻。”中國駐美大使張業遂給予高度評價:“南京大學與霍普金斯大學是兩所享有盛譽的世界著三十年前,兩校的領導人以遠見卓識和非凡的智慧,試探性地打破中美兩國多年相互隔絕的堅冰,在中美關系史上,尤其是文化教育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中美中心建立於1986年。它由南京大學老校長匡亞明與霍普金斯大學老校長斯蒂文.穆勒共同提議建立,這是中國最早設立的高校國際合作機構。中美中心現有聯合碩士學位與聯合証書兩個項目,每年有近200名學生在這裡接受精英式的教育。中美中心每年開設近70門課程供學生自主選擇,課程涉及國際政治、國際經濟、國際法與比較法、美國研究及中國研究等五個方向。中美雙方還進行聯合學術管理,兩校設有聯合學術委員會,每年輪流在華盛頓特區和南京召開年會,其職責是對重大教學問題進行分析和決策,聯合決定應聘教授,聯合審查教學評估等,從而確保中心的教學質量達到國際水准。中美中心的跨專業、跨語言和跨文化教學模式體現了教育創新的強大力量,強調獨立和批判性思考,強調知識與實踐同等重要,強調學術誠信與學術自由,這些都為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奠定了基礎。25年來,中美中心培養了2300多名學生,這些國際化和創新型人才受到了中外用人單位的廣泛歡迎。中美中心目前是美國奧巴馬政府的“十萬強留學中國計劃”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首選機構。

  來源:南大新聞網

(責編:秦華、高巍)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