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學壇新論

應用高新技術促進文化發展

科技部高新技術與產業發展司司長 趙玉海  2012年02月28日09:27  來源:光明日報

應用高新技術促進文化發展

合肥國家分理處漫和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基地


  六中全會決定將推進文化科技創新作為加快文化產業發展,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一個重要方面,並明確指出:科技創新是文化發展的重要引擎。要發揮文化和科技相互促進的作用,深入實施科技帶動戰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深刻理解和認真貫徹落實六中全會決議要求,促進科技,特別是高新技術發展對於文化產業的支撐引領作用,是當前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務。

  高新技術已成為促進文化發展的新引擎

  從世界范圍看,以信息技術為主的高新技術的發展,正在對提升文化創新能力、催生文化新業態,發揮著日益重要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已成為促進文化發展的新引擎。

  以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等信息技術為主要支撐,以動漫、網絡游戲、手機游戲、多媒體產品為代表的新興文化業態,已逐漸成為繼IT產業后最具潛力的產業之一。互聯網、手機媒體已經成為具有重要影響的新興媒體。一些信息產業高度發達的國家或地區,已經逐步形成包括網絡服務產業、數字游戲產業、電腦動畫產業、移動內容產業、數字影音應用產業等為主的數字內容產業群。

  數字多媒體等高新技術應用領域正在不斷擴大。數字影像、聲光多媒體、LED顯示等諸多高新技術正在被更多的演出、展示場館和大型文化傳播活動廣泛採用。正是這些先進技術的應用,使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的演出,在世界范圍內贏得了“美輪美奐”的贊嘆。而互聯網技術和數字三維虛擬展示技術的應用,則使世界各地通過互聯網參觀“世博會”成為可能。運用了多種數字化技術攝制而成的《阿凡達》等一系列具有豐富技術含量的影視作品的問世,在以其特有的藝術和視覺效果和沖擊力取得了巨大的藝術與票房成功的同時,也昭示著科技將在越來越大的程度上引導著影視藝術的發展。

  傳統文化業態正在與當代科技的融合中得到不斷提升。出版、影視制作、報業傳媒、演出會展業等傳統文化行業,通過與數字化技術、網絡技術、移動通信技術等高新技術的結合,明顯提升了傳統業態的發展活力。

  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高新技術在給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帶來日益深遠的影響和變革的同時,也給高技術產業自身帶來了新的發展空間。數字、網絡、衛星通訊等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突破了傳統媒體行業內部以及與電信等相關行業的技術壁壘,加速了信息和文化產業的融合。一批IT企業正在從原先的硬件技術平台的制造商、運營商和服務商,轉變為包括新聞傳媒內容制作、提供和集成在內的綜合服務商。

  同時,文化與科技融合不斷催生新興產業的形成。文化與科技、傳統與現代的融合正在不斷衍化出一大批千姿百態的產品和服務,使文化和科技資源都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一系列具有文化與科技融合特點的創新,大大拓展了高新技術的應用形式和范圍,促進了文化和科技的共同繁榮和發展。以“蘋果”系列產品為代表的一大批高新技術產品與服務的產生,使集文化、技術與商業模式創新為一體的,具有文化與科技結合特點的創新活動,正在成為信息技術產品和服務發展的重要趨勢,成為了當代高技術產業和服務業加強品牌培育、體現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高新技術對我國文化發展的促進作用正在逐步增強

  通過國家科技計劃等渠道的支持,我國從政府角度對於利用高新技術推動文化發展的支持不斷加強,並取得了顯著成效。

  運用數字化技術,豐富了文化的表現力。依托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支持了互動新媒體網絡、數字卡通產業網絡支撐平台、數字媒體和數字音像內容集成分發、網絡出版服務示范、數字媒體服務示范等重點方向,攻克了一批關鍵技術,取得了重要成果。特別是對於數字音視頻內容採編、制作和發行環節的關鍵技術研發和應用的支持,有力推動了採編播服務流程的技術優化,通過網絡融合實現了雙向互動服務,在部分地區的廣播電視數字內容服務系統中進行了應用示范,初步形成了支撐廣播電視數字內容服務流程的自主技術應用體系。

  依托網絡技術,增強了文化的傳播力。通過推動互聯網、寬帶移動通信網、數字電視網等新興傳播技術的發展,進一步拓展了文化傳播渠道、提高了傳播效率,催生了新興文化產業發展。圍繞下一代網絡關鍵技術與服務,重點支持了高性能寬帶信息網絡和無線通信等技術的研發,為下一代網絡技術與服務的應用奠定了基礎。

  通過加快關鍵裝備和技術的升級,提高了文化產品科技含量。在傳統娛樂設施和舞台技術改造,新型電影院、數字電影娛樂設備、便攜式音響系統、流動演出系統及多功能集成化音響產品研發,以及紙質有聲讀物、電子書、手機報和網絡出版物等新興出版發行技術和業態方面,加強了對相關技術和裝備的研發和應用。通過研發和應用網絡出版內容服務系統,基本解決了電子圖書出版物網絡內容服務的關鍵技術,實現了適合網絡內容出版、發行、銷售的服務模式和應用系統架構,探索了電子圖書網絡內容服務體系。

  通過發揮文化創新對於高新技術成果應用的促進作用,推動了信息、網絡等前沿技術在文化領域的應用與商業模式創新。開展了對文化產品生產、運輸、儲存、銷售等過程的物流管理與服務模式的研究。加強了對文化科技、音樂制作、藝術創作、動漫游戲等文化產業的培育。依托國家高新區和國家現代服務業產業化基地,培育一批科技與文化融合的新品牌和文化創意產業集群,形成了文化領域的新業態。

  加強與文化的融合是我國高新技術進一步發展的重點

  為了更好地實現高新技術對於文化發展的促進、支撐和引領作用,從科技工作的角度將重點關注以下幾方面問題:

  首先,應進一步加強技術攻關,攻克一批重大關鍵技術。統籌科技計劃資源,針對文化建設和文化產業發展重點領域的科技需求,密切關注與跟蹤科技發展的前沿,攻克一批關系到文化領域傳統業態提升、新業態發展的基礎性、共性關鍵技術,力爭在若干重點領域取得技術和應用的雙重突破。提高科技對傳統文化業態的提升和對新興文化業態的創生能力。加強相關基礎研究及標准建設,提高影視、出版、傳媒、演藝、動漫等領域核心關鍵技術和裝備的自給率,提高文化遺產和文化資源保護利用水平,保障文化信息安全。

  第二,需進一步提升科技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支撐能力。按照加快轉變文化產業發展方式、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的要求,加強文化科技創新的超前部署和技術攻關,提升文化科技的原始創新能力。注重集成創新和模式創新,強化對全產業鏈的技術創新的部署。加速文化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加大文化科技的企業孵化和培育。依托相關產業載體,推動相關文化產業的集群式發展,提升文化產業競爭力。

  第三,應加強產業基地建設,培育文化產業集群。依托國家高新區、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國家級現代服務業產業化基地等,推動建設“科技與文化融合示范基地”,促進文化產業的集群式發展,培育文化服務的產業鏈,提升文化產業的競爭力。進一步通過加速互聯網、多媒體、物聯網等先進技術的轉化和應用,培育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

  第四,應不斷推動文化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文化科技創新體系,培育一批特色鮮明、創新能力強的創新型文化企業,支持產學研戰略聯盟和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打造專業化研發機構,推動科技與文化融合領域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培育文化科技創新的服務機構,加速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培育文化科技創新領域的中小企業。

(責編:秦華)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