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學壇新論

蔡武:謀劃學科建設藍圖 求索藝術發展大計

——在藝術學學科建設座談會上的講話

  2011年11月04日15:58  來源:光明日報

蔡武:謀劃學科建設藍圖 求索藝術發展大計

文化部黨組書記、部長 蔡武


  我們召開這樣一次高規格的藝術學科建設會議,從戰略高度審視藝術學升格為學科門類所帶來的發展機遇,謀劃新形勢下促進藝術繁榮的宏觀思路,努力開創藝術教育、藝術創作、藝術理論研究和中外藝術交流新局面,是“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掀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的重要舉措。我們請藝術教育、藝術研究的專家學者們一起來座談藝術學學科建設問題,是希望同志們在科學發展觀的引領下,以高度責任感和求真務實的精神,開拓視野,深化認識,謀劃學科建設藍圖,求索藝術發展大計。

  進入新世紀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審時度勢,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大力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四位一體”協調發展,大力推進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大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大力推進文化產業以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文化建設速度明顯加快,綜合文化國力大幅度提高。正是在這樣的形勢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面對藝術教育和科研領域的現實,經過長期醞釀、深入調研和反復論証,特別是充分吸納政協委員提案和廣大專家不懈努力的智慧成果,於2011年3月24日正式將藝術學從文學中獨立出來升格為學科門類,使得學科設置更加有利於滿足“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對藝術專門人才尤其是大批高層次人才的需求,為藝術的繁榮發展提供了雄厚的人才保障,為藝術學科的全面深化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學術體制。

  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與發展格局中,文化部門不僅承擔著繁重的藝術生產、藝術管理和藝術科研任務,而且也承擔著繁重的藝術社會教育、藝術職業教育和高層次藝術人才的培養任務﹔不僅是藝術教育的承擔者,而且也是藝術教育的最大受益領域﹔不僅會帶來某些協調管理環節的直接變化,而且會帶來藝術生產力更大解放的深刻社會影響。從事藝術教育和藝術研究的專家學者,以及各級文化行政部門的管理工作者,一定要充分認識藝術學升格為學科門類的意義和價值,轉變發展觀念,抓住發展機遇,拓展人才培養渠道,努力把我們的工作做得更加扎實有效,更加符合藝術發展的本質要求、人民群眾的迫切願望和民族復興的根本利益。馬克思主義藝術學認為,藝術是認識世界的一種特有方式,它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途徑。今天,人們的生活方式、審美觀念和藝術訴求發生著劇烈變化,但是人類與藝術的基本關系沒有變,藝術存在的基本規律沒有變,廣大藝術家旺盛的創造熱情及對藝術的高度審美追求沒有變,人民群眾對藝術生活需求的不斷增長的總體態勢沒有變。藝術生活越來越豐富,藝術領域越來越廣闊,藝術人才越來越緊缺,所有這一切,都對藝術教育和藝術研究提出了更高而且更緊迫的要求。

  對於藝術學升格為學科門類,我們必須把握機遇,乘勢而上。其一,學科規制升格使藝術教育渠道更加廣闊,學科設置更加合理,學位授權更加自主,這些不僅促進藝術專業人才尤其是高層次人才的培養與供給,而且也將促進藝術教育朝著體系化、規范化和國際化大踏步前進,有利於改善人才結構、改變人才培養模式以及合理設置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所急需的前沿專業。其二,學科外延拓展帶來學術空間的擴容,藝術知識譜系更加完善,藝術研究對象更加豐富,學科邊際性、交叉性和前沿性更加凸顯。其三,學科意識增強帶來藝術創作、藝術生產和藝術管理的積極連動效應,藝術基礎理論更加堅實,藝術批評更加活躍,理論與實踐在新形勢下的良性互動必將極大地解放藝術生產力。當然,機遇同時也就是挑戰:一是擴容后原有的學科關系將發生深刻的變化,如何准確地把握這些變化,為廣大藝術工作者提供規范、嚴謹和清晰的知識路線圖,不僅極為重要而且非常復雜。二是人才培養渠道和學科框架拓寬以后,必須有待廣大藝術工作者長期的辛勤耕耘,必須有待一大批經得起時間檢驗的拔尖人才和精品力作脫穎而出,必須有待社會的普遍認可和國內外藝術界的認同。三是藝術學學科門類獨立以后,更要求我們系統總結基本規律,加強藝術理論建設,敏銳捕捉前沿領域深刻變化,迅速夯實學科基礎,切實推進藝術學科建設躍上一個新台階。在此,我談幾點希望,供同志們參考。

  一要充分提高認識,從落實科學發展觀和轉變文化發展方式的高度來看待學科升格。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歌猛進以及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全面提速,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文化需求更加高漲,滿足文化需求所必備專門人才更加多樣,藝術建設和文化發展過程中人才結構性矛盾日漸突出。與此同時,隨著藝術與科技的高度融合,藝術形態甚至藝術業態出現了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變化,動漫藝術、網絡藝術以及數字藝術等社會影響日益顯著,由此帶來我們對藝術的認識、對藝術規律的把握和對藝術學科的設計等,必須與時俱進。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不能小看藝術學學科升格,其中有很多大文章要做,有很多增長點需要認真梳理。在學科升格問題上想深想透,才能站得高看得遠,才能有新思維新視野新觀念,才能謀劃出學科建設藍圖和思索好藝術發展大計,才能理論上高度自覺實踐中高度自信。

  二要切實採取措施,把藝術學升格為學科門類的總體安排分解為各項具體有效的工作抓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整體布局中,藝術事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而發展藝術事業又是一項長期、艱巨和復雜的文化工程,涉及到的問題多,社會影響面廣,對其中產生的任何一種變化,都應統籌兼顧,精心謀劃,系統考慮,全面安排。藝術學升格為學科門類后,藝術教育、藝術科研和藝術管理部門的同志們,要聞聲而動,著力謀劃藝術學學科的長遠發展大計,細致制定一級學科、二級學科甚至三級學科的學科目錄,提煉一批有利於夯實藝術基礎理論、有利於回答和解決藝術發展和文化建設中遇到的現實矛盾、有利於推動文化繁榮和藝術人才成長的重大課題﹔要調整結構,增加投入,制定出操作性強的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的激勵政策與配套措施,務必努力做到高層次專門人才與職業藝術人才培養的雙向發展,務必努力做到藝術理論成果與藝術實踐成果的相得益彰,務必努力做到專家學者的熱情與廣大藝術工作者的積極性共同發力,最重要的是務必努力做到理論聯系實際,達到藝術理論建設與解決現實問題的高度統一,使升格后的藝術學有非常明顯的變化和令人矚目的成果,使藝術教育、藝術科研和藝術管理出現預期的新變化。

  三要尊重規律,潛心研究,以求真務實的精神認真夯實藝術學學科建設的基礎。學科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專家學者以及方方面面的力量付出長期艱辛的努力,不能靠搞運動的方式來推進。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藝術學學科建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為今后的發展打下了比較好的基礎。藝術學升格為學科門類,對它的進一步體系化、科學化、規范化又提出了更高的現實要求,原有的學科基礎可能難以適應學科升格的需要,加強藝術學學科建設的緊迫性進一步凸顯出來。在藝術學升格為學科門類的大好機遇面前,廣大藝術科研、藝術教育和藝術管理工作者一定要有坐“冷板凳”的准備,要以求真務實的精神、科學嚴謹的態度,潛心研究問題,深入把握規律,進一步夯實藝術學學科建設的基礎,扎實有效地推進藝術學學科建設。

  四要立足前沿,兼收並蓄,把握學科交叉融合的趨勢,以開放的態度推動藝術學學科建設。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隨著人們對自然規律、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當前的學科發展日益呈現出交叉、融合的趨勢。實踐証明,在學科交叉發展的背景下,往往是邊緣學科發展的速度最快,生命力最強。藝術學本身就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發展的學科,現在,在五個一級學科下又要研究設置二級學科。在學科交叉發展的新形勢下,每一個藝術專業學科建設都不能簡單地停留在既往的認識上,必須隨著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的發展,隨著前沿科學技術的發展,隨著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的發展而發展。我們要深刻認識和把握藝術學的發展規律,從交叉學科發展的角度,既梳理和總結國外國內藝術學學科自身建設的成功經驗,又廣泛借鑒和吸收其他學科在建設中的有益經驗,可以有流派之分,不能有門戶之見,要以開放的態度對待藝術學學科建設,這樣可以使藝術學學科發展得更快更好,也更可持續。

  我相信,隻要我們認清機遇,正視挑戰,群策群力,奮發有為,就一定能實現藝術學學科建設的穩步邁進,就一定不會辜負時代的召喚、人民的重托和民族的期待,就一定能迎來藝術學科欣欣向榮、藝術人才奔涌而出、藝術研究碩果累累的美好明天!

(責編:秦華)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