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社科要聞

翠葉紅花知春到——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12年第一季度成果綜述

  2012年04月25日11:12  來源:光明日報

翠葉紅花知春到——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12年第一季度成果綜述


  今年一季度結項的由山東大學姜生教授承擔的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最終成果《中國道教科學技術史》。資料照片
  四月的北京,煦風如絲,柳芽初綠。
  來自全國社科規劃辦的消息,一如這個溫暖的春天,令人心曠神怡:今年一季度,國家社科基金各類項目結項成果量增質優,可圈可點,成為我國學術界一抹明媚的春色。
  導向性、現實性、戰略性、前瞻性特點突出
  如果你對哲學社會科學感興趣,這樣的數據足以讓你內心振奮:今年一季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取得19項最終成果(專著13部、研究報告6份)和370多項階段性成果。年度項目(重點項目、一般項目、青年項目)和西部項目最終成果有541項(專著333部、研究報告146份、論文集62冊),階段性成果5335項,其中122項獲得省部級優秀成果獎,200多篇論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及人大復印資料等轉摘引用。此外,還有56項后期資助項目驗收結項。根據對同時入選南京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社科院三大檢索系統的342種核心學術期刊的統計,今年一季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發表論文達1995篇,在各類國家級基金項目和部委資助項目中名列前茅。
  瀏覽這批成果,幾個突出特點定能在你腦海留下深刻印記:一是導向性,推出了一批反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成果,如吉林師范大學卓越教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研究》,得到鑒定專家一致好評,獲得優秀等級;二是現實性,推出了一批聚焦重大現實問題的成果,如中國人民大學賈根良教授的《國內經濟一體化:擴大內需的戰略攻堅點》,對加強和改善國家宏觀調控發揮了重要參考作用;三是戰略性,推出了一批研究大國戰略問題的成果,如上海外國語大學吳瑛老師的《中國話語權提升戰略研究》,圍繞增強國家軟實力,發出“中國聲音”,提出戰略構想;四是前瞻性,推出了一批研究未來國內外形勢走向的成果,如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林利民研究員的《未來10年我國應致力於打造中美關系“合作范式”》,提出處理中美長期關系的基本原則和關鍵問題。
  強化質量意識,著力推動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多出精品力作,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孜孜以求的目標。恰如長期關注國家社科基金的廈門大學高和榮教授所言:“總的來說,第一季度成果研究質量過硬,創新價值突出,充分體現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整體實力和國家水准。”
  提出新命題、採用新視角、得出新結論
  在第22屆世界哲學大會上,與會專家認為,中國社科院江怡研究員“確立了哲學拓扑學作為一門哲學分支學科的獨立地位”。江怡的學術成果之所以引起國際同行的強烈反響和高度認可,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近些年依托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所進行的深入探索和不斷創新,撰寫出了堪稱該領域奠基之作的專著《哲學拓扑學導論》。
  秉承對於學術創新不懈追求的理念,今年一季度淬煉出諸多經得起時間淘瀝的新成果。這些新成果,或採用了新視角,如廈門大學肖曉燕教授的《手語翻譯理論建構》,“首次從翻譯學、語言學和認知心理學角度,構建了手語翻譯的理論體系,首開國內翻譯界與特殊教育界合作之先河”﹔或得出了新結論,如天津師范大學侯建新教授的《15至19世紀西歐社會過渡問題研究》,提出了“西歐轉型並非犧牲農民利益,而恰恰源於農業生產率提高和農民個人原始積累”的獨特見解。
  “學術創新是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繁榮發展的不竭動力,惟有不囿陳說、不斷創新,方能產出有原創性和較高價值的學術精品。”被譽為“寧夏古文獻研究的基石之作”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中國西部地區古文獻普查及其文化價值研究》作者——寧夏大學胡玉冰教授的肺腑之言,道出了學術研究的精髓。
  學術研究帶著“露珠”、冒著熱氣、散發泥土味
  創建一所農民田間學校,舉辦13期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受訓農民1100多人。這是雲南省社科院康雲海研究員在從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西南邊疆民族地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面臨的特殊性問題及對策”研究過程中所做的事,更確切地說,這本身便是康雲海的重要學術研究內容。
  “學術研究需要帶著‘露珠’、冒著熱氣,需要散發泥土味。”康雲海結合目前新聞戰線如火如荼的“走轉改”活動動情地表示,學術研究與新聞報道有著本質的一致性——隻有扑下身子,沉下心來,讓學術成果走進基層生活,直接服務社會實踐,才能充分展現學術研究“研以致用”的獨特效用。
  秉持“研以致用”的學術宗旨,今年一季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產生了一批理論聯系實際、具有廣泛應用價值的學術成果。這些成果,有的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得到中央領導同志高度重視,如中國社科院殷劍峰副研究員的《日元國際化模式的教訓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啟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李長安副教授的《把提高就業質量作為就業工作的重心》等9項成果,在《成果要報》刊發后,得到中央領導及省部級領導批示,有關部門調閱研究參考﹔西南財經大學楊繼瑞教授的《以工代賑:抗震救災與重建家園的重要抉擇》和《關於汶川地震災區安置板房的若干問題思考與對策》,得到多位中央領導批示,並在救災工作中應用。有的為相關研究和教學工作提供基礎數據支撐,如上海外國語大學譚晶華教授建成的“中國日語學習者語料庫”,為高校日語專業教學大綱、課程設置、教學標准以及教學評估提供了客觀依據。
  項目承擔者“心懷感情、埋頭拾穗”
  如果將學術研究比作拾穗,那麼隻有那些對大地心懷感情、埋頭撿拾的人,才能收獲腳下飽滿的麥穗。從事學術研究,也需要這樣一種“心懷感情、埋頭撿穗”的謹嚴態度。
  馮卓慧,西北政法大學一位70多歲高齡的老教授,本該頤養天年,卻始終對學術研究堅守不渝。馮教授運用大量第一手原始資料鉤深致遠、探賾索隱,完成61萬字專著《商周漢唐民事法律制度的架構及演進——卜辭、金文、漢簡、唐代帛書及石刻民事法律資料研究》,有力地駁斥了西方學者所謂“中國古代無民事法律”的偏見。
  優良學風促成了“真金白銀”式優秀科研成果的誕生。這些成果,有的求真務實,積極探索新知。如鑒定專家這樣評價中國人民大學王燕副教授的《清末民初小說期刊史論》:“一代有一代之文學,一代亦有一代之學術,但其中基本的東西是永恆的,就學術而言,就是嚴謹求實的學風和探索新知的精神,該論著就做到了。研究者不做取巧之文,而是一以貫之做到論從史出,妙析奇致,故能見前人所未見,言前人所未言。這種學術風范和學術品格,是對我國傳統學術精神的傳承與重建,在學風較浮躁的當下顯得彌足珍貴,故尤為值得稱道。”有的深入調研,在實踐中發現“真問題”、得出“真理論”。如鄭州大學鄭素俠副教授帶領《大眾傳媒與農民工的利益表達》課題組,與農民工同吃同工作,近距離感受他們的生活,並進行深度訪談,正是基於作者對農民工的高度關注和深切關懷,才成就了這項問題准確、感情真摯、針對性強的優秀成果。
  (本報記者 肖國忠)

(責編:秦華、張湘憶)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