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键 词】国际经济变化 中国对外经济政策 欧洲债务危机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一、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与前景
1.“格局性变化”与“静悄悄的革命”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张宇燕研究员指出,当今世界格局进入了一个转型变化期,通过观察历史可以看到,真正的革命都是静悄悄地发生的。正如工业革命一样,深处工业革命时代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他所处的时代就是影响人类生活、影响人类进程的革命时期,当今的世界正进入一个非常关键的转型时期,处于“静悄悄的革命”进程中。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张幼文研究员认为,世界格局在二战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内在的革命就是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静悄悄的革命”的提法值得深思。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稻葵教授认为“静悄悄的革命”是对客观的、正在进行中的、到目前为止的国际形势演变的一个描述,尽管主观上讲中国人不希望有剧烈的、轰轰烈烈的革命,在人才储备、思想准备和政策准备等方面对革命的准备也是不足的,但是,客观现实可能会背离我们的主观愿望,世界的格局可能会以某种比较激烈的方式在未来演变。
2.世界经济格局的确定取决于未来国际规则的确定
张宇燕认为世界经济格局中,需要我们关注的重点是各个主要经济体之间的力量对比及其背后蕴藏的利益关系。世界格局的主要体现是世界主要经济体、大国之间在面临利益和博弈时达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这种关系的表现是国际规则和国际制度。当前我们面临的体系或制度是非中性的。一个国家对国际规则和国际制度的影响力主要由其经济实力、货币的力量和价值理念(软实力)三方面因素决定。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取决于未来国际规则的确定。各国博弈,讨价还价的焦点主要就在于未来国际规则的确定。未来十年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至关重要。现在世界经济的变化中,主要是物质与实体经济在发生变化,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力增强。到底什么样的环境适合中国的发展问题,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具有实力和余力的中国打算做什么事、怎么做、什么时候做,这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也是学者们很难回答的问题。中国和许多新兴经济体在未来的国际谈判中应发挥应有的作用。
3.不确定因素对世界格局及其变化的影响
张幼文认为认识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及其变化趋势,关键是理清四个不确定因素。第一,导致这场危机的世界经济不平衡走向何方。这场危机中的不平衡包括贸易不平衡、虚拟经济发展和实体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类发展和自然资源供给之间的不平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比重被打破。所有这些不平衡在近期不可能改变。前面几个不平衡的应对措施都是政府扩大开支,没有触及根本原因。第二,美国经济地位下降后,什么国家可以引导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美国的经济地位、货币地位下降以后,新兴经济体在崛起,但新兴经济体的扩张基本上都是规模性的扩张。我们需要新兴产业、主导型产业、金融产业、服务产业来引导世界经济的发展。而这些新兴经济体是无法承担这些责任的。第三,中国在崛起过程中会对世界格局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世界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过去世界格局最大的变化是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中国的崛起。而中国崛起以后开始承担世界责任,但一些国家认为中国发展对其的负面影响超过了正面影响。中国现在开始谈发展的包容性,希望世界和谐发展,但世界能否接受中国的发展方式是不确定的。第四是世界从产品合作体系到要素合作体系这样一种转型会走到什么地步,会怎样进行发展。
4.世界经济格局是否会出现大变动?
与会的很多专家认为当前欧洲和美国的经济形势严峻,但中国人民大学前副校长杜厚文教授指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无论是从军事、经济、金融,还是从科技方面看,美国在未来二十年仍将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个基本格局不会变化,欧洲的情况也没有大家所想得那样严重。他对美国和欧洲依然充满信心,认为虽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就谈到了美国经济衰落的问题,但几十年后的今天,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美国经济和欧洲经济都不会垮下去。
![]() |
(责编:张湘忆(实习)、张湘忆)
纪念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