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学者专栏>>杜厚文

国际经济新变化与中国对外经济政策

张宇燕 张幼文 李稻葵 杜厚文 汪涛 马骏 余永定 黄海洲 李向阳 孙立坚 徐康宁 程伟 乔依德 丁一凡 潘英丽  2012年11月28日10:21  

三、欧洲与美国的经济问题:孰重孰轻?

一方面是正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欧洲债务危机,一方面是对全球经济增长有重大影响的美国经济问题,两者的轻重缓急及发展趋势引起了与会学者的热议。

这一问题首先由李稻葵教授的发言引出。李稻葵认为当前世界表面上表现出来的危机是在欧洲,但是未来世界重大的危机可能来自于美国。欧债危机调整相对较快,可以在三五年之内能够解决,但是美国问题却很难在几年内解决。美国的情况非常严重,国内经济出现了二元经济。美国不仅有非常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群体,还有大量的没有国际竞争力的劳工阶层,美国的国民性在发生变化,新移民中的70%是讲西班牙语的,这部分人很难融入美国社会,这就是美国正在产生的内部的衰退。这种二元经济反映在政治上也是二元的,有国际竞争力的代言者共和党与没有国际竞争力的代言者民主党出现了政治上的争夺。现在美国看不到里根式的领袖人物,没有明确的改革的政治意愿和改革思路。因此美国的情况可能更难解决。

马骏、汪涛、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黄海洲等学者则认为欧洲债务危机比美国的危机更严重。

马骏认为,扩大货币供给量、汇率贬值、提高税收、违约是具有独立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典型国家在发生债务危机后的四种解决办法。欧洲中央银行中有重要的政治平衡的力量,采用发行钞票的方法是困难的。欧元区也无法采用汇率贬值政策。欧洲不存在提高税收的空间。违约对危机严重的国家像希腊是一个大的事件,违约会造成一系列事件,冲击银行体系、实体经济,并且会传导到全球。马骏不同意欧洲国家整体债务占GDP比例并不高的观点,认为由于欧元区的体制中没有解决债务问题的功能,出现短板效应,几个最差国家的表现即决定整个欧元区的表现。

汪涛认为美国下一轮危机要在五六年以后,时间上看比较久远,欧债危机则是迫在眉睫,目前的情况下,欧债危机可能是更值得关注的。欧洲的问题是不同的政治体制、不同政府间的问题,更难以解决。虽然美国相对欧元区来说,整个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要高些,但欧洲债务主要集中在那些竞争能力比较差、偿还能力比较弱的边缘国家而不是集中在核心竞争能力比较强的国家,欧洲没有一个真正的联邦体制来解决这个问题,又不可以像美国那样印钞票,因此市场对他们没有信心。

黄海洲认为美国未来五年没有李稻葵讲得那么悲观。美国的债务问题的关键点是人们对美国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实际上美国国债问题由来已久,其问题的解决最重要的是要靠增长,然后再靠通货膨胀,增长是治本,通胀是治标。如果欧洲出问题,可以买美国的国债,欧洲的经济问题如果不是很严重,仅是轻度衰退,反而会对美国经济有好处。美国的金融、政府与居民部门出现了问题,但实体经济没有太大的问题。

余永定认为前面两种观点没有本质的区别,欧洲和美国的问题区别在于长期与短期,快与慢。从长期来看,美国问题是更大的问题,美国和欧洲都有债务问题,美国不仅有非常大的内债,而且有非常大的外债,欧洲则基本没有外债,所以欧洲基本是内部老大老二老三的斗争问题。从短期看,欧洲的问题更迫在眉睫。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李向阳研究员认为,在应对主权债务危机问题上,美国比欧洲有更多的政策工具。美国作为全球霸主有特殊地位,跟南欧相比,它可以施行QI、QII、QIII等量化宽松政策,而相比之下,南欧国家则无法去投放货币,也无法实现货币贬值。美国今后也可能通过通货膨胀、美元汇率的贬值来转嫁国家债务,而南欧国家完全做不到这一点,因为他们的金融权力已经交给欧洲中央银行。欧、美两大经济体的问题都没有解决,只不过在应对主权债务危机问题上,美国有更多的政策工具。

(责编:张湘忆(实习)、张湘忆)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