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日本、俄罗斯的经济现状与前景
1.日本经济的现状与前景
复旦大学孙立坚教授认为日本地震后经济复苏较快,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原因是:第一,企业的国际化对促进日本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柱是制造业,是日本出口和创新的核心技术,日本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较高,各国的救市政策,新兴市场国家的强劲需求给日本带来了机遇;第二,日本政坛虽然更迭较为频繁,但日本的经济一直能延续下来,因为日本不是政府的中央治理机制,而是精英治理机构,执行年工序列制,一些执行部门可以不受首相的影响而延续其原来的发展模式;第三,日本没有出现恐慌,反而形成了全民摆脱危机的共识,即使日本存在巨大的财政压力,日本各界对日本经济复苏仍充满信心,他们坚信只要日本企业能够扛过危机阶段,日本的贸易顺差是能够对冲财政赤字的。
日本供给方面的比较优势是日本经济长期发展的支撑力量。日本具有丰田、本田等一批以品牌优势来占有国际市场的大企业,而其上游是专门从事供应链生产的中小企业。虽然受地震影响,但日本这一供给模式依然处于优势地位。解决日本经济问题的关键是通过增长和出口,给国民创造可持续的收入,支持国内的结构调整,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增强日本民众对未来的信心。
中日经济合作存在几方面的矛盾,包括日本市场的开拓和中国经济结构调整间的矛盾、日本从美的政治体制和亲中的企业体制之间的矛盾。危机之后,日本倾向亚洲一体化,寻求亚元存在的可能空间。日本的金融业在十年间开始不断调整,从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转向以金融机构银行为主导的直接经营模式,即机构参与的直接经营模式。日本认为现在是日本金融机构走向国际化至少走向亚洲的重要契机。在看重性价比的金融危机时代,日本传统的生产优势发挥不出来,日本对外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受到汇率的影响。日本力推人民币国际化,希望人民币国际化业务方面的合作,寻求增长的源泉。
东南大学徐康宁教授认为,从长远看,日本经济是“远虑大于近忧”。日本在灾后很快走出来,日本今天面临的经济环境与三十年前相比完全不同。日本当初能够很快崛起,很大程度上是发挥了其比较优势,创造了亚洲的雁形模式。近年来,随着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兴起,日本制造业的优势今天依然还存在,但是已经不太充分,日本在全球经济分工的地位下降。如果日本在国际上的地位更多的是靠其经济实力,那么日本在未来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将会下降。
2.俄罗斯经济的现状与前景
辽宁大学程伟教授指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独立的二十年,总体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叶利钦时期,被西方称为产量下降的一代,各项经济指标急剧恶化;第二阶段是普京时期,可以称为较快增长时期;第三阶段是梅普组合以后,现在经济进入了遭受重创时期。虽然国内外认为俄罗斯的经济非常糟糕,但是如果仔细分析俄罗斯的经济数据,可以看出在经济大幅度下滑的情况下,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指标还可以,这是由于俄罗斯政府在反危机过程中,并没有把提高经济增速而是把反通胀和控制失业作为首要目标。总体看,俄罗斯反危机的经济现状虽然是严峻的,但政府是可以控制的,老百姓是可以理解的。
俄罗斯现代化的有利因素有三,第一,俄罗斯开始进行经济结构的大调整,调整过去主要靠能源原材料等出口的增长驱动方式,提高技术产品和新经济产品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俄罗斯的第二波私有化已经开始,进行了大量的全面的固定社会资本的改造;第二,俄罗斯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很好,对经济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第三,俄罗斯建立了24个特区,包括远东、西伯利亚的开发问题也纳入日程,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利因素方面,一是俄罗斯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太低;二是通货膨胀率过高。
俄罗斯第二个十年规划采取两步走战略,2011-2015年重点为实现创新经济或现代化打基础,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打基础。第二个十年保五争六,2016-2020年在创新经济基础上实现5%~6%的增长速度。2020年的总目标是进入世界五大强国行列,人均GDP达到3.5万美元。在未来的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当中,俄罗斯是不容忽视的力量,大趋势上看还有可能是提升的态势。
杜厚文认为,俄罗斯在全球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美国最大的对手不是中国,而是俄罗斯。在世界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国家一定是军事力量强、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大国,那些小国是很难当大国的。
![]() | ![]() |
(责编:张湘忆(实习)、张湘忆)
纪念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