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学者专栏>>赵家祥

赵家祥: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上)

  2012年11月29日16:03  

五、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理想是人们关于未来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简言之,理想就是人的奋斗目标。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生活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衣、食、住、行、爱情、婚姻、家庭等具体目标的向往和追求。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工作类别的选择,以及对从事某项工作后达到何种绩效的向往和追求。道德理想是人们对做人标准和道德境界的向往和追求。社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社会制度、社会风貌的期望和追求。以上四种理想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其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是全部理想的核心,它贯穿于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之中,决定和制约着它们的发展和实现程度,而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又从不同的侧面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从奋斗目标的长短来划分,有长期的远大理想和近期的具体理想。就我国人民的社会理想而言,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远大理想、最高理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对于共产主人最高理想来说,就是近期的具体理想,即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南的,它们的实现都离不开工人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就是说它们属于同一个思想体系和同一种政治立场。但是,共同理想是在共产主义理想大目标指导下的社会发展现阶段中的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经过许多不尽相同的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会有特定的奋斗目标,这些特定的奋斗目标又都是为共产主义这个总目标服务的。为实现现阶段的共同理想而奋斗,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具体表现。事实上,只有实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为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实现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良好的思想条件。就是说,最高理想的实现,离不开共同理想的实现所创造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没有各个阶段上特定目标和具体任务的完成,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我们现阶段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奋斗,也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高理想而奋斗。

其次,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一心一意地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一起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都是以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为指引的。离开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这个根本目标,实现共同理想的行动就可能偏离方向,甚至误入歧途。

理想是人类特有的,是人类自觉能动性的突出表现。在人类的历史活动中,不仅以过去和现在指导未来,而且人们对未来的追求和向往也指导现在、影响现在。未来是指那些迄今为止尚未出现、尚未发生和尚不存在的社会现象,从时间上看,它是人类认识的一种顺时间方向的运动过程,它力求使思想的运动超越当下的时空界限,走在社会实际的客观过程前面,在观念中构想未来的可能状态。人们之所以要关注过去、向往未来和构想未来,是因为现在不仅孕育着未来,而且主要还在于,人们对未来的构想和追求,能对现在形成强有力的冲击和影响。人们总是根据对现在及其发展趋势的认识预见未来,又根据对未来的预见和追求设计现实、指导现实。

过去、现在、未来这时间的三个向度的关系,展示了树立科学的人生理想的极端重要性。科学的人生理想对于人的现实活动具有重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首先,理想是人生航程的灯塔。理想作为人生向往和奋斗的目标,它一经确立,就会指引着人生前进的方向。特别是在人生处在重要选择的关键时刻,理想就像大海中的灯塔一样,给人们指明了前进的航向。其次,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理想作为人生向往和追求的目标,它可以构成人们自觉行动的动机,成为实践活动的动力。理想比现在更美好,人们为了把美好的理想变为现实,势必会遇到种种困难和阻力,为此就需要以坚韧的毅力、顽强的斗志、勇于拼搏的精神去奋斗。理想在人们现实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是一种极其强大的推动力量。再次,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人们的生活可以划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大方面。物质生活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固然重要,健康充实的精神生活同样不可缺少,而理想便是精神生活的支柱。一个人的精神生活如果没有理想的支持,就会空虚、萎靡乃至崩溃。一个人有理想这个精神支柱,就可以使人生更充实,能在顺境中不骄不躁,在逆境中乐观豁达,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以上我们从五个方面说明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下面我们从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三个方面,说明应该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来源:《教学与研究》(京)2010年7期

(责编:张湘忆(实习)、张湘忆)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