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学者专栏>>赵家祥

赵家祥: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上)

  2012年11月29日16:03  

二、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结构

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有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这三个组成部分构成一个内在统一的整体。长期以来,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研究得较为充分,但却忽视了对由各个组成部分构成的统一整体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拟就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简要地谈些看法。

第一,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来看,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不仅提出了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方面实行变革的必要性,而且提供了把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结合为一个完整而严密的科学体系的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可能性。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内在矛盾的暴露以及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科学地揭示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创立科学的哲学世界观和历史观创造了条件;同时,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内在矛盾的发展,使得从理论上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发现剩余价值理论成为可能;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以及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解决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所不能解决的理论课题,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马克思、恩格斯以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为指导,以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剖析为基础,全面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状况,科学地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因此,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在内的统一整体。

第二,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来看,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包括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这三者是同一历史时代的产物,它们之间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所以它们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影响也不是各自孤立的单独发生作用的,而是综合的、相互交织的。具体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不仅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积极成果,而且也与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欧文、圣西门、傅立叶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影响密不可分。同样,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来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方法论的启发,而对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改造,则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规定了目标和方向。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不仅仅来源于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是与他们批判地改造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经济学分不开的。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82年德文第一版序言中指出,科学社会主义本质上就是德国的产物,而且也只能产生在古典哲学还生气勃勃地保存着自觉的辩证法传统的国家,即在德国。唯物主义历史观及其在现代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上的特别应用,只有借助于辩证法才有可能。德国资产阶级的学究们已经把关于德国伟大的哲学家及其创立的辩证法的记忆淹没在一种无聊的折中主义的泥沼里,这甚至使我们不得不援引现代自然科学来证明辩证法在现实中已得到证实,而我们德国社会主义者却以我们不仅继承了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而且继承了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而感到骄傲。

第三,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正如前面所说,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三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构成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理论一旦离开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就会蜕变为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同样,离开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离开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就必然会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而跌入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怀抱;如果无视科学社会主义所指明的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方向和道路,无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社会经济现象、特别是对新出现的社会经济现象的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会重新沦为繁琐的、脱离实际生活的经院哲学。把马克思主义的任何一个组成部分同它的整体割裂开来,都会丧失自己原有的性质,并导致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曲解。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有不少内容,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阶级和国家、革命和改革、分工和物质利益、社会形态的划分和更替、人的发展和人的解放等等,是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都要研究的,很难泾渭分明地把它们硬性划归某一个学科,区别只在于不同学科研究的侧重点和角度不同。

第四,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实际情况来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很多都是把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即使有些专门的哲学著作或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著作,其中不少问题也是与其他两个学科的理论结合在一起论述的。马克思在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写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就是一部把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理论融为一体的著作。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和公开问世的几部著作,如《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不仅综合地论述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而且阐明了无产阶级斗争的战略和策略问题。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伟大的经济学著作,同时也是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著作。《资本论》以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经济分析为主题,把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结合在一起,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最深刻、最全面的论证,是最能体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一部著作。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一书,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三编,分别论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又处处体现了这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列宁的《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民粹主义的经济内容及其在司徒卢威先生的书中受到的批评(马克思主义在资产阶级著作中的反映)》、《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个策略》、《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卡尔·马克思》、《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国家与革命》等一批著作,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结合为一个整体的著作。即使像《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哲学笔记》这样专门的哲学著作,也涉及了很多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问题。

毛泽东的许多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等,都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结合在一起的典范,并且紧密联系中国的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和策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紧密结合,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实践上的可操作性。至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著作,更是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各个组成部分融为一体,又是以把这个理论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内在结合起来为特点的。

(责编:张湘忆(实习)、张湘忆)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