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劉宇:論現代社會的價值虛無主義及其揚棄【8】

2015年11月10日08:24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原標題:論現代社會的價值虛無主義及其揚棄

  社群主義對於自由主義的方案提出了質疑,因為“無負荷的自我”根本不可能存在,價值和意義的基礎也並非個體之良知,而是社群的共善與美德,於是,社群主義立足於社群共同體的構建,將美德之傳統與多元之宗教視為超驗神性在經驗世界的支點。如何復歸美德的內在性,治療無家可歸的時代病症,社群主義尋找到了承載生活、美德之完整性和人格同一性的社群共同體,在一定程度上為揚棄價值虛無主義建立了新的背景坐標。個體在社群共同體的共善中獲得了和他人之間的精神聯系,在整體性共同目的之價值坐標中成為“敘事的自我”,擁有了人生意義追尋的歷史統一性,無論個體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行為發生怎樣的變化,其內在的精神人格在共善的感召之下,始終存在於自我的同一性之中。社群主義並不僅僅將孤苦無依的個體放置於當下社群的共善之中來承載價值的確定性,更試圖將這種確定性安頓於歷史性的“傳統”深處。麥金太爾這樣寫道:“我發現自己是一個歷史的一部分,並且一般而言,無論我是否喜歡它,無論我是否承認它,我都是傳統的承載者之一。”⑧踐行美德就是要繼承相關的傳統。社群主義將揚棄價值虛無主義的路徑鎖定在回歸傳統和重建社群共同體,只是當傳統已經支離破碎,這種回歸與重建何以可能。值得重視的是,多元化宗教社群的建構為超越價值虛無主義提供了另一種可能,它試圖將多元化的神性資源引入此岸,為經驗世界尋求超驗的支點,為多元化的價值渴求群體提供可選擇的超驗空間,以宗教的神性力量賦予個體實質性的價值內涵。問題在於,多元化社群共同體之間並不存在較為確定的可溝通性,諸神之爭的價值混亂依然在所難免。

  馬克思主義則確立了辯証的生命原則,以內在化的主體神性在對象性活動中形成“絕對”與“相對”的張力,並在歷史的維度中尋求著價值的確定性,為祛除價值虛無主義提供了一個新的維度。在馬克思的理論向度中,價值並不是一種主觀任意性的東西,它遵從著辯証的生命原則,因而必然存在著自身的確定性,只是這種確定性並非僵死之絕對的神性,而是自由自覺的對象性活動中生命靈動之生成的神性。這就意味著,在客體的主體化與主體的客體化的相互交織之間,主體的合目的性必然受到客體合規律性的制約,從而避免了價值的主觀任意性。主體必須在客體規律性允許的范圍內來尋求生命所需要的確定性、穩定性與秩序性,為自身的生存尋求穩固的阿基米德支點。借助於這一支點,人們便可在變幻莫測的世界中獲得生存的價值根基與精神家園,受其規約,亦可從中獲取心靈的歸宿和生命的意義。然而,辯証的生命原則同時也意味著一種突破僵死確定性的非確定性,它是生命自由創造的沖動力與未完成性的必然后果,從而不斷否定現在、超越當下、邁向未來,使人類的價值構建在確定性與非確定性之間,形成永不停歇的創造性超越和提升。因此,馬克思理論語境中的價值確定性既非僵死之絕對價值,亦非無確定性的相對價值,而是在絕對與相對、主體與客體、確定性與非確定性之間尋求建立在實踐活動之上的生成性張力,在客觀的歷史語境中去呈現和生成價值的確定性。歷史本身就是實踐活動的延伸和展開,實踐活動之於客觀規律性的遵從,使價值原則不可能脫離歷史的客觀條件而自存,它隻能存在於客觀的歷史條件之中,價值原則因而不可能是主觀任意的,它是人們按照自身的物質生產力與相應的社會關系所建構的。因此,對價值虛無主義的審視、批判和揚棄就不能僅局限於生命價值本身,而應當深刻昭示形成特定價值狀況的物質土壤與社會關系,從而以新型的生活方式與社會共同體的構建來根除這一嚴重的時代頑疾。這種新型的生活方式與社會共同體就植根於資本主義社會內部的否定性因素,它將以確定的必然性承載人類的自由個性與生命價值。

  價值虛無主義是現代社會最深刻的精神危機,它以物質性價值的短視堂而皇之地褻瀆人類彌足珍貴的超驗價值,窒息人類更為深遠的精神力量,揚棄價值虛無主義已經成為一個重大的時代命題呈現在我們的面前。盡管自由主義、社群主義與馬克思主義都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精密的診脈與路徑的尋求,然而並未在真正的意義上解決這一重大的時代問題,價值虛無主義依然在拷打著人類脆弱的靈魂,也在激勵著人類整體的智慧,使其能夠在自身的生存困境中破繭而出。

  注釋:

  ①[加]查爾斯·泰勒:《黑格爾》,張國清、朱進東譯,譯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3頁。

  ②⑦[德]馬克斯·韋伯:《學術與政治》,馮克利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版,第40、116頁。

  ③[德]馬克斯·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於曉、陳維綱等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2年版,第143頁。

  ④劉宇等:《論馬克思超越政治解放的市民社會批判》,《三峽大學學報》2011年第6期。

  ⑤[德]漢斯·約納斯等:《靈知主義與現代性》,劉小楓編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頁。

  ⑥[德]舍勒:《舍勒選集》(下),劉小楓選編,上海三聯書店1999年版,第828頁。

  ⑧[美]麥金太爾:《追尋美德》,宋繼杰譯,譯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81頁。

(責編:李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