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社科文庫>>經濟

包容性發展呼喚健康良序的市場經濟

張琦  2012年06月08日09:35  來源:光明日報

  從中央提出包容性發展至今,對什麼是包容性發展的研究一直是理論界關注的熱點。其中的共識之一是,包容性發展本質上應該體現為發展過程的公平。目前,我國正處在由非均衡改革向協調發展的轉型階段,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改革開放取得的成就與面臨的失衡問題,規避傳統體制束縛,維護市場經濟秩序,是實現包容性發展面臨的第一道難題。包容性發展的目標是解決非均衡改革發展所導致的城鄉差異、區域發展不平衡以及經濟與社會、人與自然、國內與國際的不和諧、不可持續等問題,實現利益共享。但發展成果的利益共享必須建立在廣泛的前提和基礎之上,如果缺失發展過程的公平性,就無法真正保証最大范圍的利益共享。因此,包容性發展不能僅從結果上考察利益分配是否公平共享,而要在考察過程公平的前提下再考察結果公平。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發展過程的機會均等化著手,保証市場有序、機會公平、環境公正,從而吸引最廣泛的主體參與發展,實現人才聚焦、要素積聚,進而達到國富民強。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進行了一系列制度性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然而,盡管30多年來我國理論界和企業界一直處於對市場經濟的探索之中,事實上仍有很多人並不清楚什麼是市場經濟,也不明白現代市場經濟的特征到底是什麼,甚至有很多人仍然將市場經濟與商品經濟等同認識,出現了諸多對市場經濟的誤解。比如,有人仍然簡單地認為市場經濟就是非計劃經濟,市場經濟就是政府退出,市場經濟就是商品經濟,等等,對市場經濟的認識還停留在初級階段。這些認識誤區對於穩定現代金融市場,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建設現代市場經濟體制,實現由單純追求GDP增長到包容性發展的經濟發展方式轉型造成了一定的思維障礙。筆者認為,推動發展過程的公平,實現包容性增長,必須有一個健康良序的市場經濟制度作為保障。

  建設健康良序的市場經濟,首先是要建立一個公平誠信充分競爭的社會經濟環境,其基本思路隻能是深化改革。就經濟體制改革而言,有必要分成兩個階段完成:第一階段以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目標,這一目標已經初步實現,主要標志是社會生產力得以釋放,經濟總量迅速提升﹔第二階段以建設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為目標,主要標志是建立完善的各種要素市場和高度發達的資本市場。劃分這兩個階段的重要依據,是我國的人均GDP已經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開始面臨經濟發展方式轉型的選擇。從先發國家的軌跡看,其中不乏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中國在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之后,也必須直面是否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問題。建立現代市場經濟體制,成為我們深化改革、躍過“中等收入陷阱”、轉向價值鏈上游的必然選擇。未來改革的道路將是坎坷的,需要勇氣和智慧,但不管以何種策略進行改革,都應以最小的社會代價和經濟成本以及人民生活更加豐裕和幸福為出發點。

  建設健康良序的市場經濟,關鍵是要有一個完善的生產要素市場。市場經濟是在商品交換市場發達基礎上進而形成生產要素市場的社會經濟形態,現代市場經濟的重要特征是生產要素市場高度發達,主要標志是資本市場高度發達,其要義是必須具備公平、完善的市場競爭機制。資本市場不僅指股票市場,而且包含了更多內容的資本運作關系,包括國債市場、企業債券市場、產權交易市場、借貸市場、企業資產保險與再保險市場等各類資本市場。在傳統的市場經濟中,生產要素市場尚未達到高度發達的程度﹔現代市場經濟中資本市場成為實體經濟的延伸,其所有價值來自產品的價值,是名符其實的經濟晴雨表。有了完善的生產要素市場,才能有公平競爭的發展環境和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務體系。

  建設健康良序的市場經濟,必須切實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充分發揮價格在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能源資源、抑制高能耗、高污染行業盲目擴張、促進經濟結構調整中的作用。這要求我們盡快形成能夠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環境損害成本的資源性產品和生產要素價格形成機制。在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的同時,應進一步理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通過適當的宏觀調控更好地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一方面,應保証政府職能的正確行使,克服市場調節的偏差﹔另一方面,在應對市場失靈、激發活力的同時,要注重維護公平,實現均衡發展。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實現包容性發展,利益共享才有堅實的基礎。

  建立健康有序的市場秩序,要特別注意行政壟斷產生的影響。與成熟市場經濟社會中的壟斷不同,我國的市場壟斷更多是由於經濟體制改革不徹底和政治體制改革不到位造成的行政性壟斷。行政壟斷將部門、地方和集團利益凌駕於公共利益之上,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原則極為不符。行政壟斷的經濟后果是限制規模經濟的健康成長,阻礙競爭力的普遍提高和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形成,導致資源浪費、配置效率低下,妨礙技術進步與生產效率的提高,侵害競爭者、消費者的利益,加重社會腐敗和收入分配差距與分配不公。因此,反行政壟斷是現階段我國深化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建設現代市場經濟的突破口,是從根本上規范市場秩序的重要環節。

  (作者單位:四川省社會科學院)

(責編:秦華、陳葉軍)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