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服務給人們以實在的幫助和心靈的溫暖,給社會以愛的力量和向上的希望。廣泛開展志願服務活動,推動建立參與廣泛、形式多樣、活動經常、機制健全的社會志願服務體系,是培育文明道德風尚的有效途徑。胡錦濤同志在紀念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要求廣大青年“積極參加志願服務活動”,“十二五”規劃綱要也明確要求“廣泛開展志願服務,建立完善社會志願服務體系”。從當前我國實際情況來看,志願服務活動參與主體主要是學生特別是大學生。近年來,我國高校志願服務事業取得很大發展,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總體來看也還存在一些問題。當前,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推動高校志願服務事業更好發展。
加強志願服務文化建設。推動志願服務事業發展,離不開志願服務文化建設。志願服務文化主要體現為服務他人、完善自我的理念。在志願服務活動中,既強調個人意志的獨立性、個人選擇的自主性,同時又強調人的社會性和集體主義。志願服務並不否定個人利益,在服務他人和社會的同時也強調完善自我,其實就是對志願者個人利益的尊重。當前,在高校志願服務活動中,有的人將志願者當成廉價勞動力,認為志願者無權拒絕他人的要求﹔有的大學生在志願服務活動中表現出一定的個人主義,片面強調個人的選擇和意願。諸如此類的現象都說明我們對志願服務文化的理解還不深刻。加強志願服務文化建設,關鍵是要讓人們認識到志願服務既是一種新的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一種新的有效的社會化動員機制和方式,同時又是一種人們自願選擇的新的生活時尚、生活方式、生活狀態,避免志願服務的行政化傾向和“被志願化”現象。具體而言,高校應加強對志願服務文化的理論研究,形成一批理論成果﹔開展志願服務文化研討會、論壇等活動,並廣泛運用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給志願服務文化一個展示和傳播的平台﹔積極推廣青年志願者組織統一宣誓儀式和標志、徽章、歌曲、色彩等使用,增強組織識別感﹔利用志願服務活動在被服務者中推廣志願服務文化。
提升志願服務組織的管理水平。目前,擔負高校志願服務組織建設、管理任務的主要是學生干部,學生自身的知識結構、社會閱歷等決定了其缺乏高水平的組織和管理能力,制約了高校志願服務事業的發展。實際上,高校志願服務組織的規章制度、組織結構和管理方式等應區別於一般的學生組織。著眼於提升管理水平,應大力加強高校志願服務組織的骨干隊伍建設,以管理型志願者隊伍促進志願服務活動的科學決策、持續發展。在這方面,高校志願服務組織可以在學校的指導監督下,探索“基層團干部+管理型志願者”的組織管理模式。在管理型志願者的培養過程中,要完善選拔機制,建立系統的培訓體制,尤其要注重培養管理型志願者的思想政治素質、精神風貌、文化素養等。同時,應通過必要的理論教學和實踐鍛煉,培養管理型志願者的決策能力、組織能力、執行能力、協調能力等。
創新志願服務組織的運行機制。目前,高校志願服務組織的經費幾乎都是依靠學校的支持,志願者大多習慣於等待服務機會。總體來看,高校志願服務組織還缺乏一套有效的運行機制,志願服務的戰線不算短,但長期堅持的不多﹔志願服務的形式不算少,但有價值的不多。創新高校志願服務組織的運行機制,應研究志願服務的供需關系,探索志願服務的有效途徑,挖掘那些真正符合人們需求、可以得到社會支持並能長期進行的志願服務活動﹔既要有叫得響的品牌項目,又要有簡便易行、大學生參與度較高的常規長期活動,建立長期性的志願服務基地,並不斷提高活動質量,使志願者參與后有收獲﹔推進志願服務工作的信息化建設,尤其要完善和推廣志願者注冊制度,收集整理志願者信息﹔加強高校志願服務組織與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的聯系,注重資源的整合共享,努力解決高校志願服務組織經費不足的困境。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
(責編:秦華、陳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