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社科文庫>>社會

提升國民幸福指數需完善公共服務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  張序  李俊霞  2012年05月07日08:1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讓人民群眾過上幸福生活,是我們黨長期以來孜孜不倦的奮斗目標。我們黨一再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強調要堅持以人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實現包容性增長等,目的都是為了讓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讓人民群眾過上幸福生活,不斷提升國民幸福指數。提升國民幸福指數,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完善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是指公共部門為了滿足人們基本公共需求,生產、提供和管理公共產品的活動、行為和過程,一般包括公共教育、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救助、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就業服務、公共安全、公共文化、住房保障、公用事業、基礎科學研究與科學普及推廣等。

  公共服務直接關系人們的生存質量,是國民幸福的重要條件和基本保障。影響個人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有健康、教育、就業、安全、環境等,這些都與公共服務密切相關。健康是幸福的先決條件,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是健康的保障﹔受教育的程度和質量決定人的生存競爭能力和發展潛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人的生存狀態和幸福程度,公共教育正是個人和家庭改善境遇、提高生存質量的重要途徑﹔失業會導致幸福程度下降,除了經濟上的損失導致生活質量下降,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壓抑產生不幸福感,而公共就業服務能夠促進就業、減少失業,提升人們的幸福感﹔社會保障體系使所有人都能夠分享發展成果,社會救助能為弱勢群體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免除生計困苦,增加其幸福感﹔社會治安和公共秩序的維護,保障了人們人身、財產的安全,增強人們的安全感,提升人們的幸福感﹔等等。可以說,幾乎所有公共服務都事關民生改善,直接關系國民幸福指數的提升。沒有完善的公共服務,人們的幸福生活就無從談起。

  公共服務通過促進社會公平公正提升國民幸福指數。公平公正與幸福具有正相關關系,是影響人們幸福與否的決定性因素之一。一個社會越是公平公正,人們的幸福感就越強,幸福指數就越高。實現社會公平公正,需要實施多種制度安排、採取多種舉措,而完善公共服務是其中極為重要的方面。尤其是基本公共服務,具有均等化的重要屬性。所謂均等化,就是要從法律制度、財政投入、運行機制、重大舉措等各個方面,確保全體人民在享有基本公共服務方面權利均等、資源均等、機會均等、結果均等。可見,完善公共服務是尊重和保護公民基本權利、促進社會公平公正、提升國民幸福指數的有效手段。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公共服務具有通過調節收入分配提升國民幸福指數的重要作用。不能把收入與幸福簡單地等同起來。研究發現,一個人的收入與其幸福感不完全是正相關關系,人們的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相對收入而非絕對收入,影響人們幸福感的不僅僅是收入水平,更重要的是收入分配的公平公正程度。公共服務是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它的供給實際上是對服務接受者的一種收入補貼,是在收入分配方面促進社會公平公正、提升國民幸福感的重要途徑。

  總之,公共服務的價值取向是滿足公共需求、實現公共利益,最終不斷提升國民幸福指數。各級政府應大力加強公共服務能力建設,履行公共服務職責,建立健全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和質量,不斷提升國民幸福指數。

(責編:秦華、陳葉軍)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