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社科文庫>>理論

凝練核心價值觀要站在人類價值共識的制高點

戴木才  2012年04月28日08:37  來源:光明日報

凝練核心價值觀要站在人類價值共識的制高點



  胡錦濤總書記今年初在《求是》撰文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根源於民族優秀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並吸收人類文明成果發展起來的,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的引領和主導。”當前,我國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科學凝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作為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的一種最先進的思想體系、社會制度和實踐運動,其核心價值觀的一個鮮明特征和根本標志,就是要站在人類價值共識的制高點,最具先進性和進步性。具體地說,就是要高揚一種理想、實現兩大超越、體現三大特點。

  高揚一種理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高揚共產主義價值理想的旗幟

  一個社會的核心價值觀,既要體現現實性的價值要求,更要包含理想性的價值訴求。立足現實性,是建立核心價值觀的基礎﹔具有理想性,是核心價值觀的根本意義所在。如果失去理想性,核心價值觀便不能引導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社會實踐便不知所趨。社會主義是一個社會生產力逐步走向發達,逐步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從而為實現共產主義創造條件的歷史發展階段。社會主義社會階段雖然還不能達到像共產主義社會階段那樣生產力高度發達、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人的覺悟極大提高的程度,但是我們必須看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社會主義的最高價值——共產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的內在的、本質的必然聯系——因為社會主義是共產主義的初始階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共產主義核心價值觀雖然具有一定的區別——體現著共產主義實踐運動內部的發展變化,體現著現實性與理想性、階段性與最終性、部分性與全面性等程度上的差別,是一種現實與理想、堅持與發展的關系,但在內在本質上應該是統一的、一致的。

  馬克思恩格斯始終高度關注人的發展,把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看作是未來共產主義新社會的最高價值。他們認為,未來共產主義新社會是“以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是“自由人的聯合體”,個人成為真正的個人,在社會關系中真正獲得了自由,人類成為自然界的自覺的和真正的主人。正是因為馬克思恩格斯對未來共產主義價值理想的科學預見,成為指引人類社會發展的明燈,從而極大地吸引和鼓舞了全世界最廣大勞動人民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社會主義的實踐運動之中。

  馬克思主義關於“自由人的聯合體”這個最高理想、最高綱領和最終目標,是社會主義的最高價值,是社會主義價值需求、價值創造、價值實現的根本方向和理想圖景,它指導著社會主義的奮斗目標和前進方向。我們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最高理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必然要以共產主義的最高價值為指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高揚共產主義價值理想的旗幟——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本質要求,是根源於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實質體現。如果失去了理想性,共產主義理想的價值光輝就會被遮蓋,社會主義的價值魅力就會被大打折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高度體現社會主義歷史發展進程中這種最高綱領與基本綱領、現實目標與理想目標的有機統一,大力展現共產主義價值理想的光輝。

  實現兩大超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超越中國傳統核心價值觀和資本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離不開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康庄大道,隻有積極傳承人類文明發展的共同成果和價值共識,才能站在人類文明的制高點,為推進人類文明發展增添新內容,作出新貢獻。這既是社會主義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歷史階段的內在要求,也是社會主義的重要歷史任務和使命。人類文明的共同成果和價值共識,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它反映和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價值理想、願望和追求,成為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我等關系的共同價值准則。任何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建立,都離不開吸收人類文明的共同成果和價值共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具有全球視野和世界眼光,保持開放心態,把人類文明的共同成果和價值共識作為重要的價值資源。不吸納、不提升人類文明的共同成果和價值共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會缺乏根基。

  馬克思說:“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並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並不是在他們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今天,凝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傳統核心價值觀和資本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我們“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是我們必須正確面對而不能回避的問題,超越這兩大核心價值觀就成為凝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現實要求和重要任務。

  首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超越中國傳統核心價值觀。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於我國歷史文化傳統,把中國傳統核心價值觀作為最基本的價值資源,從社會主義的實踐需要和人類文明的發展趨勢出發,把歷史與時代、中國與世界連接起來,賦予其符合時代要求的新內涵新詮釋,建構既與我國傳統核心價值觀相傳承、為中華兒女所普遍認同和遵循、高度體現中華民族特色,又與社會主義價值本質相一致、與人類文明發展趨勢相承接的核心價值觀,充分展現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性、民族性、傳承性,充分展現其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持久魅力和獨特風貌。

  其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超越資本主義核心價值觀。凝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要看到與資本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傳承上的直接聯系,又要看到二者在本質上的根本對立,必須採取辯証的科學態度。如果離開對資本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合理繼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失去了豐富的歷史內涵和堅實的歷史基礎﹔如果看不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資本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本質區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失去了應有的無產階級本性和社會理想。因此,對待資本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們既要肯定其進步性、現實性,進行科學分析、辯証對待、大膽借鑒,同時又要進行徹底批判、堅決斗爭、實踐超越,構建一套既大膽借鑒又科學超越資本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站在人類文明和價值共識制高點的、最具有先進性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體現三大特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具有統攝性、共識性和恆常性

  從宏觀角度(社會)看,價值觀是一個社會思想文化體系的內核和靈魂,代表著該社會對應該提倡什麼、反對什麼的價值性判斷﹔從微觀角度(個人)看,價值觀是人們心中深層的信念、信仰、理想系統,在人的活動中發揮著價值導向、情感激發和價值標准的作用。核心價值觀,是一個社會中居統領地位、起支配作用的價值理念,是一種社會制度、一種社會形態長期普遍遵循的、相對穩定的根本價值准則。它以一個社會的價值觀、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體系為基礎,是對價值觀、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概括和抽象凝練,是一個社會的價值觀、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體系的核心、靈魂和主線。因此,與價值觀、價值體系、核心價值體系相比,核心價值觀應有三個突出特點:

  一是統攝性。核心價值觀處於價值觀、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體系的中心地位,價值觀、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體系,是核心價值觀的外圍“保護帶”。核心價值觀高度概括和集中反映時代精神的精華和前進方向,指明社會發展趨勢,既立足於現實又超越現實,具有極大的感召力、引導力、凝聚力,對價值觀、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體系起著協調、整合和引領作用。價值觀、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體系,保護著核心價值觀免受沖擊和影響,確保核心價值觀的支配和主導地位。核心價值觀,是一個國家和社會發展的價值取向、價值追求的方向盤。

  二是共識性。一個社會的核心價值觀,是這個社會普遍認同的價值理想、價值信念、價值信仰的集中反映,並內化為人們普遍的價值取向、價值追求、價值尺度和價值原則。核心價值觀必須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同,才能充分發揮作用。正是遵循著核心價值觀的方向導引,人們才能沿著同一價值導向、朝著同一價值目標團結奮斗。否則,核心價值觀就會失去存在的社會心理基礎,發揮不了應有的主導作用。核心價值觀,是一個國家和社會發展的價值取向、價值追求的主心骨。

  三是恆常性。核心價值觀應該是一個社會最根本的、比較恆定的價值觀。當一個社會的核心價值觀確立以后,它將社會化、大眾化、日常化,逐步進入人們的思想和意識深處,融入這個社會的文化血脈和精神信仰,才能穩定地影響社會成員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逐步形成人們的價值取向、價值追求、價值尺度,並最終形成整個社會普遍認同的價值理想、價值信念、價值信仰,成為人們共同遵循和維護的根本價值准則。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發展,一個社會的次級價值觀、具體價值觀,乃至某些基本價值觀都會有所發展和發生變化,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體系也會發生相應的發展變化,但核心價值觀卻大體恆定。

  (作者系中宣部政研所副所長、研究員)

(責編:秦華、陳葉軍)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