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社科文庫>>理論

凝練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原則:政治形態、學理形態、大眾形態相統一

張艷濤  2012年04月28日08:40  來源:光明日報

  自從我們黨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一重大命題之后,全社會十分關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對其從政治意義、學理淵源和實踐路徑等諸方面展開廣泛探討,隨著認識的深化,人們又把目光聚焦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練上。如今,凝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已成為當代中國人共同的思想任務。筆者認為,隻有堅持“政治形態”、“學理形態”和“大眾形態”相統一的原則,才能凝練出既反映文化傳統、時代精神和實踐發展的又能被人們廣泛認同、經得起時間、實踐和人民檢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既有政治意義(叫得響),也有學理基礎(說得通),還有實踐價值(做得到)。

  首先,政治形態。任何社會都有自己的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也不例外。社會主義區別於資本主義及其他社會形態,表現為社會道路、制度的不同,其實質則是社會理論、精神特質的不同。黨中央從政治形態的視角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大任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內容,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內在精神。隨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研究的深化必然提出凝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在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上,凝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前我國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任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概括,又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外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與當代中國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根本性質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它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發展的內在規定和目標取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黨和國家的意志,是一種獲得政治權威和整體社會認同的公共性話語體系,這樣的話語體系必須由公共權力來主導。正因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發展到了一定的規模、程度和水平,才可能提出凝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歷史任務。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發展,為了整合凝聚力量進行建設,必然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問題,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則必須是一種具有權威解釋力、涵蓋力、包容力和凝聚力的全社會普遍認同的價值觀。隻有這樣的價值觀,才能為中國廣大民眾提供一種共同的價值導向,為中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創造思想條件,為中國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提供價值支撐。為此,應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原則、本質特征和時代要求來凝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其次,學理形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針對發展中出現的問題而作出的理論回應。反思當代中國人的精神狀態和當代中國社會的精神狀況不難發現,凝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於社會主義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都具有重要意義。當代中國社會發展把核心價值觀問題推到前台,其內在原因之一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社會一定程度上出現了“分化有余而整合不足”的局面。實際上,越是分化的社會,就越需要提升整合力與凝聚力。在這樣的現實境遇下,如何有效整合凝聚各種不同但卻合理的訴求,是擺在中國學者面前艱巨的思想任務。當前,我國學界關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已有多種概括。綜觀這些概括,要麼是從“政治形態”角度來概括,缺乏學理基礎和大眾認同,很難真正深入人心﹔要麼是從“學理形態”來概括,偏離政治價值和大眾心理,很難獲得政治與大眾的認同﹔要麼是從“大眾形態”來概括,雖通俗易懂,但往往為了形式而犧牲內容,很難具有“原則高度”和“理論深度”。從正在進行的凝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和討論來看,人們對於凝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要性並不存在分歧,只是在凝練路徑上各抒己見。筆者主張從“人的活動”的角度圍繞“人的內在價值”來凝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最后,大眾形態。黨中央從政治形態的視角提出一個基本的框架,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概括為包括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四個方面。問題在於,如何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凝練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其具有學理基礎和大眾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成為真正的核心和主流,必須為人民大眾所感知、所認同、所接受。這就要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內涵豐富又形式簡潔,既貫穿古今又融通中外,既有長遠的生命力又切中當代實際。這就要求,首先,凝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體現對民族優秀傳統的繼承,否則就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難以形成民族特色和民族歸屬感。凝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要充分彰顯近現代中國人在探尋現代化過程中所進行的先進的精神創造,表達社會主義制度的比較優勢。其次,凝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該貫通古今融通中西,古今要體現繼承性,中西要體現區分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沒有民族性,就難以深入當代中國人的人心﹔沒有世界性,就難以應對全球化時代思想文化的交流、交鋒和交融的挑戰。最后,凝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內,應能整合力量,凝聚人心,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礎﹔對外,應能夠與國外對話、交流和碰撞。為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兼顧國家、社會和個人的利益訴求,應從“政治表述”與“學理表述”向“社會心理”轉化,使其真正成為人民大眾的自覺意識,真正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化作用和規范功能。凝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既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得到普及、推廣和認知的過程,也是不斷統一思想和行動、凝心聚力的過程。

  總之,在凝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實現“三形態”的統一則三者相映生輝,反之則三敗俱傷。如果“政治形態”脫離“學理形態”和“大眾形態”,就會失去學理支持和大眾認同﹔如果“學理形態”疏離“政治形態”和“大眾形態”,就會失去合法性和生命力﹔如果“大眾形態”不能得到“政治形態”和“學理形態”的支持,就難以真正實現。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凝練要實現“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的統一。

  (作者單位:廈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責編:秦華、陳葉軍)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