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秀玲撰著的《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制關系研究》(山東大學出版社出版)是作者承擔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規劃項目的最終研究成果。這本書深入研究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於兩制關系的理論貢獻,全面考察並總結了社會主義國家在處理兩制關系上的經驗教訓,在科學分析當今世界兩制關系新態勢的基礎上,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闡明了處理兩制關系的戰略對策,開拓了兩制關系研究的新視野。
第一,對兩制關系理論內涵的新解讀。作者從時間向度、空間向度和一個國家內部第三層面進行了分析,包括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種“主義”、兩種社會形態或制度、兩種不同制度國家之間以及各自內部社會因素的關系,並從歷史和邏輯的視角闡明了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存在著“對立關系”、“歷史繼承關系”、“借鑒與合作關系”、“共存與補充關系”、“替代關系”等。
第二,對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和繼承發展者關於兩制關系理論的新認識。馬克思主義視域下的兩制關系,隨著由時代特征所決定的國際關系格局的變化而逐步發展並不斷變化。該書認為,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在對資本主義的批判中提出了“代替論”和“革命論”,奠定了兩制關系的理論基礎﹔列寧的“和平共處論”和“交往論”為兩制並存條件下認識和處理兩制關系提供了科學指導,並開啟了落后國家兩制關系新道路﹔中國共產黨人實現了兩制關系的歷史跨越,毛澤東的“一邊倒”、“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對兩制關系進行大膽探索,鄧小平在改革開放實踐中逐步形成了“不以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確定內政外交”和“一國兩制”戰略構想,江澤民提出“國際關系民主化”和“構建各種文明並蓄的和諧世界”的新理念,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兩制關系理論。
第三,對新世紀兩制關系發展態勢的新探索。作者認為,國際金融危機深刻地影響著世界格局和走向,也必然引起兩制關系的新變化。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競爭力更加凸顯,但資本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依然強大,其創新力和競爭力依然保持領先地位。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兩制國家相互依存關系進一步深化,全球協調和治理機制發生變遷,但競爭與合作進一步增強,雙方互動彼此牽制日益突出,體現了合作的復雜性和競爭的激烈程度。
(責編:秦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