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社科文庫>>經濟

在新的起點上完善對外開放戰略

西南財經大學  丁任重  陳靜  2012年04月11日08:2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已經10年。10年來,我國進一步融入經濟全球化,形成了全面對外開放格局。這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從局部開放發展到全面開放。對外開放的地區從最初的經濟特區逐步發展到沿海開放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沿海經濟開放區、沿江城市、省會城市、沿邊城市等,形成了由南到北、由點到面、由沿海到內地的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同時,對外開放的戰略重心也從起初的體制試點發展為全面制度建設。

  由淺層開放推進到深層開放。在對外開放初期,我國大量吸引國際投資,充分發揮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比較優勢,實施出口導向戰略,通過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和補償貿易的方式出口創匯,發展外向型經濟。隨著國內外條件的變化,“三來一補”式的淺層開放已經不能滿足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對外開放不斷深入,我國經濟日益融入全球生產體系,深度參與國際分工。

  由重點開放擴展到一般開放。一是由重點領域擴展到一般領域。貨物貿易方面,從對外開放初期以輕紡等產品出口為重點,擴展到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等多種產品出口﹔服務貿易方面,從對外開放初期以旅游、運輸、建筑等傳統服務貿易為重點,擴展到通訊、保險、金融、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咨詢、廣告等多種領域。二是由重點地域擴展到一般地域。對外開放初期主要是針對日本、美國和歐洲一些國家開放,目前基本形成了面向全球的開放。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10年,是我國對外開放快速推進、成效卓著的10年。但也應看到,我國經濟在深度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的過程中還面臨一些嚴峻挑戰,如貿易順差與貿易摩擦共生、經濟糾紛與政治矛盾交織、外向型經濟模式需要完善等。當前,我國對外開放站在新的起點上,迫切需要調整和完善相應的戰略。

  實施內外結合的發展戰略。在繼續發展外向型經濟的同時,實施內外結合的發展戰略。實施外向型戰略的重點應更多放在提升本國的產業結構和國際競爭力、培植優勢產業上。實施內向型戰略的重點應更多放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促使關鍵產業發展成熟上,改變過多依賴跨國公司技術外溢的局面。為此,應堅持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出口產業,提高傳統勞動密集型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不斷增強其國際競爭力。對於新型貿易項目,可以適當設置先進技術要求,避免延續缺乏核心技術的舊模式。 

  積極爭取完全市場經濟地位。深入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加強國際溝通和交流,努力使我國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被更多國家和地區承認。本著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原則,堅持有理、有利、有節,在相關國際場合將我國企業的利益訴求作為重要議題進行交涉,研究解決貿易摩擦問題。同時,充分利用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對國外進口產品加大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立案調查和裁決的力度,維護國內受損產業的合法權益,並防止和反制國外對我國出口濫用貿易救濟措施的行為。

  繼續鼓勵企業“走出去”。鼓勵和扶持有條件的企業通過合資、合作、並購等方式在海外投資項目,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在全球優化配置資源。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研究解決國際形勢、外貿環境、勞工保障、技術壁壘、知識產權、品牌戰略、質量意識、商業模式、人才支撐等方面的問題。

  加強區域經濟貿易合作。可以利用商簽自由貿易協定、建立自由貿易區等途徑,加強區域合作,擴大貿易范圍、開辟貿易領域、提升貿易層次、化解貿易爭端,樹立我國對外開放的良好形象,維護我國的主權和利益。

(責編:秦華)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