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解決大城市發展中的問題,具有很大的難度,需要綜合考慮,尋求有效出路。既要堅持城市的科學發展、重視城市規劃的研究,還要下大力解決城市交通問題,並處理好土地財政問題。
當前,我國大城市發展遇到了許多問題,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
城市空間開發無序。城市空間開發無序以及城市膨脹的現象是我國城市發展中的突出問題。我國城鎮人均用地高達133平方米,大大高於世界上發展中國家平均83.3平方米、發達國家82.4平方米的水平。在城市迅速膨脹的同時,城市空間布局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和管理。實際上,不合理的城市規劃是城市任意擴展的始作俑者。
城市社會問題顯現。城市外來人口大量增加,城市中貧富分化現象愈趨明顯,城市居住、城市環境、城市教育、城市醫療等一系列社會問題越發尖銳,大城市中老齡化問題不斷突出,這些都成為了現今城市發展中出現的社會問題。另外,隨著城市經濟結構的轉型,就業也出現不平衡趨勢,一方面缺乏技能和專長的中青年就業困難,另一方面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卻找不到適合的人才。
城市交通問題突出。交通擁堵已是我國大城市的通病。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中心城區私家車擁有率都在60%以上。城市交通規劃與社會經濟發展不相適應,公共交通建設滯后,停車設施缺失,交通管理失控,交通事故頻發,出行難已成為城市居民最頭痛的問題。
城市住宅發展走入歧途。房地產已成為投資和投機的工具之一,房價越炒越高,普通老百姓隻能望房興嘆,住宅的基本功能逐漸被淡化,房地產泡沫越來越大。而這種房地產泡沫不僅攪亂了正常的房地產市場,同時也給城市經濟帶來了嚴重的隱患。
城市文化特色消失。幾乎所有大城市都在進行大規模建設,拆舊房建新樓已是城市建設的重要途徑,大部分新建樓房大同小異,致使我國城市面貌都是一個模式,千城一面。在城市改建、擴建中,一批又一批具有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的建筑被損壞、拆除,原有的城市文化特色正在逐漸消失。
城市安全存在諸多隱患。最近一段時期,大城市的重大安全事故屢有發生,火災、水災、疫情以及建筑物倒塌、重大交通事件、惡性刑事犯罪都給城市帶來了巨大損失,危及人們的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在一定程度上給城市居民帶來不安心理。
城市生態受到挑戰。大城市中汽車尾氣、大氣粉塵、水體污染、城市噪聲的超標,嚴重影響城市環境質量。與此同時,城市周圍生態得不到有力保護,城市生態得不到及時修復,人居環境得不到保証。這些都影響了人們的身心健康。
解決上述問題,具有很大的難度,需要綜合考慮,尋求有效出路。以下幾點可以作為解決城市發展問題的參考。
一是堅持城市的科學發展。大城市要以建設生態宜居城市為目標,把“宜居”作為城市發展之本,樹立建設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理念、提升城市文化內涵,處理好外延與內涵、大拆大建與精細發展的關系,設立生態空間底線和城市開發強度的“天花板”。同時,也要充分利用好城市經濟轉型這個契機,扭轉片面追求GDP、刻意追求城市競爭力排位、盲目建設形象工程等做法,把經濟發展和民生問題統一起來,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
二是重視城市規劃的研究。我國所有城市都有城市總體規劃,但是我國規劃界缺少對城市規劃理論的研究。理論研究需要結合我國國情,對田園城市、現代城市、有機疏散、精明增長、新都市主義等理論進行研究,有助於提出適合我國大城市發展的規劃理論,徹底解決規劃思想混亂,改變規劃被開發商左右、以個別領導為主的現象。
三是下大力解決城市交通問題。大城市交通是一項系統工程,在規劃布局中要重點研究交通問題,既要為居民的出行提供方便,又要盡可能減少交通量。統籌城市交通體系規劃、統一城市交通的建設和管理,是解決城市交通問題的兩項重大措施。規劃必須堅持公交優先和公交為主的原則,大力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提倡慢行交通。在大城市中心區,需要對汽車的使用進行引導、管理和控制。城市政府的財政支持是實施公交優先戰略的保証,因此解決城市交通問題,還需政府做出努力。
四是處理好土地財政問題。需要推進國家財稅制度改革,協調好中央和地方的事權關系,通過分期收取土地出讓金、將土地出讓金納入預算內收入、合理劃分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間分成等途徑加強土地財政的監管。同時,應不斷拓寬地方政府的融資渠道,減少對土地財政的過分依賴。
(作者系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副秘書長、大城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責編:秦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