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國際交流>>最新成果

外國學者關注“兩會” 中國經驗值得世界借鑒

記者  林躍勤  2012年03月13日09:4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國際地位日益提高,一年一度的“兩會”也成為國際學者關注的焦點。本報記者日前採訪了多名國外學者,他們表示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教育支出、改善民生福利等舉措非常好,將會有力地推動中國文化、人文社科事業的繁榮發展,值得其他國家借鑒。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推動哲學社會科學大繁榮

  日本駒澤大學經濟學部教授明石博行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支撐。多年來中國經濟取得的成就世界有目共睹,但如果缺乏文化的相應發展和支持,經濟發展必將缺乏后勁。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提供優質豐富的文化產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加強基層文化設施建設﹔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繼續推動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積極發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和檔案事業﹔提高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深入開展對外人文交流,促進中外文化相互借鑒等。這些都是很好的設想和計劃。

  明石博行認為,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和繁榮需要寬鬆適宜的大環境,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要在消除融資難、加快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等方面著力。如此,必將有力地推動中國文化、人文社科事業的繁榮發展。

  降低增長預期 促進經濟轉型

  2012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預期目標從以往多年的8%以上首次下調到7.5%,這是一個顯著的變化。俄羅斯科學院通訊院士、經濟所第一副所長德米特裡·索羅金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這在一定意義上暗含著中國力爭實現經濟發展方向轉變的指向。這是中國對國內外發展環境變化的一種主動回應。對於剛剛大選之后的俄羅斯新政府如何推進俄羅斯經濟從能源型經濟向人力資本驅動型經濟轉變,具有很強的啟發意義。

  巴西聖保羅大學巴西研究所教授弗雷塔斯·巴博莎在接受採訪時也認為,中國多年來經濟高速增長一個重要的驅動力來自其快速增長的外部需求,而在美國經濟低迷、歐洲危機重重的情況下,對出口驅動難以作過多指望,來自歐洲的投資和銷售衰減之勢已經出現。改變增長方式、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將更多的注意力轉向潛力巨大的國內市場是必然選擇。因而,刺激國內需求將成為中國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的根本立足點。當然,任何一個國家要轉變增長方式絕非易事,中國現在關鍵是要改善收入分配機制,切實增加廣大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

  提高教育投入 夯實發展根基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教育經費支出佔GDP的比重增加到4%這一目標,既是擴大內需的舉措,也是政府決心通過擴大公共教育經費支出,加快人力資本積累、提高勞動生產率,以推動經濟創新發展決心的真正體現。

  應中國政府邀請出席“兩會”的智利駐華大使路易斯·施密特認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優先發展教育,中央財政已按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GDP的4%編制預算,地方財政也要相應安排,確保實現這一目標。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數據,發展中國家在教育方面的預算一般不會超過GDP的1.5%—2%。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教育經費將佔GDP的4%,這顯然對中國的長遠發展非常有利,最終受益的是中國人民。智利是中國在拉美地區的第二大貿易合作伙伴,中國發展好了,智利就會有更多的機會。他深信,中國擴大內需,發展教育,將給智利發展帶來更多機會。

  羅馬尼亞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歐樂-辛塞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要想謀求更長遠的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的社會發展,教育至關重要。但隨著人口增長的下降,中國人口紅利即將開始出現拐點。中國政府意識到高質量的人才儲備才是經濟勃發的長期動力,而提升人才質量的關鍵正是教育。因而,這次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中央教育經費預算支出佔GDP比重增加到4%,顯示中國政府找到了轉變增長方式的實質和抓手。配合高科技人才的開發以及給予創新型企業的大力支持,可以預期,未來中國在國際價值鏈中的地位將穩步提升。

  改善民生福利 促進和諧發展

  改善就業、福利保障,特別是維護農民工及農民權益,成為這次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亮點之一。印度人類發展研究所所長阿拉赫·沙爾瑪在接受採訪時指出,從政府工作報告看,政府更加注重把在城鎮穩定就業和居住的農民工有序轉變為城鎮居民,放寬中小城市落戶條件,合理引導人口流向,讓更多農村富余勞動力就近轉移就業。加強對農民工的人文關懷和服務,著力解決農民工在就業服務、社會保障、子女入園上學、住房租購等方面的實際問題,逐步將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到農民工,關愛留守兒童、留守婦女和留守老人。同時,將保護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宅基地使用權,提到一個很高的高度。無疑,這些都將會有助於減少因非法拆遷和低價征用農民土地造成的農民利益損害,提高社會穩定、和諧水平。中國在這方面的努力及其成功可以為面臨類似挑戰的印度提供參照的范例。

  完善刑事訴訟法 開創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新局面

  俄羅斯總統國家立法專家委員會經濟與社會立法司專家德米特裡·蘇克諾夫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認為,這次關於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的討論顯示,中國將更加重視人權和証據,中國刑事訴訟制度將更加合理、民主。通過這次修正案草案的討論,形成了更加清晰的法律框架和公正執法基礎,將開創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新局面。此外,這次人大會議還審議關於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草案,十二屆全國人大將降低黨政領導干部的代表比例,提高農村選民投票權,實行與城市選民同樣的投票權。這是中國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步驟。

(責編:秦華)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