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原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领了当代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创造了“中国奇迹”和“中国经验”,引起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共产党能够开辟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原因的种种好奇和疑问,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经济自由加政治压制⑨、用资本主义手段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⑩、新自由主义中国化的成功(11) 等等,是中国道路成功的关键,诸如此类的观点不一而足。其实,这是对当代中国发展道路及其发展成就的误读和曲解。中国道路之所以能够开辟并引领当代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具有深层次的原因。
1.科学判断时代发展的主题
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正确判断,是探索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基本前提。没有这样一个基本的判断,党不可能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专心致志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也不可能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邓小平指出:“一九七八年我们制定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方针,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判断上的。”他还指出:“要建设,没有和平环境不行。”(12) 因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要取得成功,决定于两个条件。一个是国内条件,就是坚持现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如果改革成功,会为中国今后几十年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还有一个是国际条件,就是持久的和平环境”(13)。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为中国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创造了条件。毛泽东早就指出:“一切国家的好经验我们都要学,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这一点是肯定的。”(14) 但当时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实行全面的改革开放。邓小平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也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15) 而这同样离不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条件。
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下的全球化发展趋势,为中国融入世界创造了条件,也为探索当代中国发展道路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实践基础。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开辟顺应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符合世界发展的规律。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也具有世界眼光。“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6)
2.中国共产党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念从来都不曾动摇,从而避免了指导思想上的混乱,这是中国共产党能够成功探索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为探索当代中国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虽然,今天的中国共产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转变为一个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但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的变化没有改变其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在探索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面对发展变化了的客观实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没有像苏联共产党那样,放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从而避免了类似苏共垮台、苏联解体那样的悲剧。中国道路的开辟并取得成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结果,因为只有一个被科学理论武装的政党,才有可能带领人民探索出正确的发展道路。“如果在意识形态领域不能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东一个主义,西一个主义,在指导思想上搞多元化,搞得五花八门,最终必然由思想混乱导致社会政治动荡。”(17) 开辟一条引领当代中国发展和进步的道路也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第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基本的经济政治制度是由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建立起来的,这种特殊的党与国家的关系使中国共产党具有西方国家政党难以想象的政治优势。一方面,党的长期执政使党能够集中精力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现代化发展道路,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又可以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转变为法律,同人民群众的意志统一起来,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在探索中国发展道路的实践中得以实施,并在实践中接受检验,也得到丰富和发展。另一方面,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漫长过程中,人民群众建立了对党高度的信任。不管是在探索中出现失误,还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这样和那样的一些问题,人民群众都始终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始终把共产党作为其信任的领导核心,这也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对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尽管出现过反复和曲折,但从来没有中断而能够一直持续下去,并最终取得成功。
第三,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独特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的又一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最大优势在于避免了党派之间的政治权力斗争,使各个政党都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并把更多精力集中于探索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上来。用一位印度政府资深官员的话说:“我们不得不做许多从长远来看愚蠢的事情。但政治家在短期内需要选票。中国则可以作长期打算。”(18) 而一位德国记者也指出:“我们德国人究竟希望到德国重新统一100周年时达到什么目标呢?假如问默克尔女士这个问题,她大概会说:‘3月底将举行州议会选举。到那时我们再往后看吧。’”(19) 同时,这样的政党制度不仅使中国共产党更具推进改革的决心,也使其政策能够顺利地实施,并且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也可以使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集思广益,既“避免了多党竞争、相互倾轧造成的政治动荡,又避免了一党专制、缺少监督导致的种种弊端”(20)。成思危曾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共事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保持社会的和谐。要大合唱,就要有指挥,这个指挥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胜任。唱大合唱,就要有主旋律,这个主旋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1)
![]() | ![]() |
(责编:张湘忆(实习)、秦华)
纪念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