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成果选介

重大项目“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价值观研究”取得系列成果

  2012年06月08日15:18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由首都师范大学陶东风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价值观研究”(批准号:11&ZD022 )的第一批阶段性成果已分别刊发于《文艺研究》2012年第4期和《文化研究》第12辑。现将成果全文介绍如下:

  系列成果一:寻找核心价值体系与大众文化的契合点

  【导读】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怎样才能落实在大众文化中?关键是要完成两个转化,即官方文化转化为主流文化,主流文化转化为大众文化

  ◆ 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体现为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和思想、文化、舆论领域自发的引领力量,必须得到大众的积极赞同而非消极服从,要让人民自觉、自发地积极赞同官方文化传播的价值观。

  ◆ 能够赢得社会绝大多数成员积极赞同的价值观,是一种能够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信念和生活方式的价值观,是能够把人民利益、国家利益和政党利益有机凝聚在一起的价值观,具有普遍性、包容性、基础性、开放性和多样性。

  ◆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种低调的公民道德而不是高调的圣人伦理,是一种世俗性价值而不是宗教性价值,它不是要求人人都成为灭绝七情六欲的圣人,而是要人人都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

  ◆ 与精英文化不同,大众文化所体现的正是一个社会的普遍价值观,是普通人都能达到的基本道德。核心价值体系的各种特征,如基础性、广泛性等,其实也都是或基本上是大众文化价值观的特征。

  ◆大众文化是面向大众的文化,大众文化的价值观必须被大众接受,这样才能实现其商业诉求。这种被最广大的大众认可的文化,正是主流文化,这种被最广大的民众认同的价值观,正是核心价值观。


  [正文]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集中阐释的一个中心议题,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指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核心价值体系不但要倡导,而且要落实和践行,而且关键是落实和践行,否则就是一纸空文。怎么样才能落实和践行?我以为必须要完成两个转化,即官方文化转化为主流文化,主流文化转化为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当今社会产量最大,受众最多,影响最大的文化类型,如果不能渗透到大众文化中,核心价值观就不可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不能真正起到引领社会思潮、影响百姓日常生活的目的。

  先说第一个转化。

  我们一般把今天的中国文化划分为官方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三大类。在这个三元划分体系中,核心价值体系显然会被归入官方文化。但核心价值体系想要真正成为“引领社会思潮”的“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基本道德规范”,就必须从官方文化转化为主流文化,亦即在全社会真正占支配地位的文化,而不是自说自话、写在纸上的“指导思想”。官方文化不等于主流文化,官方文化要转化为主流文化,最关键的一点是获得葛兰西所说的“文化领导权”,也就是说,它必须是通过非暴力手段达成的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和思想、文化、舆论领域的引领力量,必须得到大众的积极赞同,而非消极服从,要让人民自觉、自发地积极赞同官方文化传播的那套价值观以及在这套价值观指导下确立的施政方针。

  那么,什么样的价值观能够赢得社会绝大多数成员的积极赞同?它应该具有哪些特征?我认为能够赢得社会绝大多数成员积极赞同的价值观,只能是一种能够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信念和生活方式的价值观,是能够把人民利益、国家利益和政党利益有机凝聚在一起的价值观,是具有普遍性、包容性、基础性、开放性和多样性的价值观。它必须和开放社会、多元社会相适应。在这里,包容就成为核心价值观建构的重要原则。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型国家,社会各界层、各群体、各组织、更不要说众多的个人,都有不同的信仰、追求、生活方式、生活理想、风俗习惯等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充分尊重这种多元性和差异性,才能成为被不同阶层和群体所接受的价值共识,才能促进而不是破坏社会和谐。现代社会是异质社会,现代社会的和谐也是在尊重差异基础上的和谐。如果在一个世俗的多元、差异的社会奉行单一、狭隘、排他的核心价值体系,必将导致尖锐的社会冲突。

  能够满足上述特征的核心价值体系,一定是一种低调的公民道德,而不是高调的圣人伦理,是一种世俗性价值,而不是宗教性价值,它不是要求人人都成为灭绝七情六欲的圣人,而是要人人都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同时,核心价值体系是面向全民的,而不只是面向特定社会群体的,是普遍取向的而不是特殊取向的,是对普遍大众的要求,模范人物的要求。因此,它也不能是那种只适合英雄模范的价值观或道德标准。《六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实际上就是在强调核心价值体系的普适性、基础性和广泛性。如果联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来看,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实际上一直在强化其包容性、普遍性和广泛性,它不再把自己的代表性局限在特定的阶级和群体,而是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己任,以保障和维护人的权利为本,而不是以某个阶级、党派和群体的权利为本。这是一个巨大历史性进步。

  再说第二个转化。

  在具有了普遍性、包容性和基础性之后,核心价值体系能不能在大众文化中得到广泛的传播,从而转化为大众文化的价值观?在大众文化这个受众最多、影响最大的文化形态中得到落实?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它们之间存在很高程度的相容性。

  与精英文化不同,大众文化所体现的正是一个社会的普遍价值观,是普通人都能够达到的基本道德,是一个社会各种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我们上面提到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各种特征,比如基础性、广泛性等,其实也都是或基本上是大众文化价值观的特征。大众文化,无论在审美形式上还是价值取向上,都是低门槛的,是日常的,是大多数人乐于接受的,因此也是主流的。比如它形式上不尚创新,喜欢重复,结构相似(比如大团圆),不断表现所谓“永恒母题”,它的价值观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等等。这经常被精英们斥之为“平庸”、“老掉牙”,但是它和大众的日常经验是相符的。大众文化表达的是普通人的常态经验,而不是精英们推崇的非常态经验,它是日常生活的文化,而不是否定日常生活的文化,它表达的是普通大众的文化经验,而非一味强调精英经验。

  这是大众文化的本性决定的,大众文化顾名思义是面向大众的文化,因此,大众文化的价值观必须被大众接受,这样才能实现其商业诉求,如果说大众文化的最大特征是商业性,那么这种商业性也必须迎合大众、包括大众的价值观才能达到,它必须面向占人口大多数的普通人,而这种被最广大的大众认可的文化,不正是主流文化吗?这种被最广大的民众认同的价值观,不正是核心价值观吗?美国大众文化可以说明这点,好莱坞大片的价值观就是美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好莱坞这个“梦工厂”就是制造美国梦、传播美国价值观的工厂。美国的官方文化和官方意识形态最成功的地方,就是主流价值观进入了好莱坞大片,美国的官方文化就是主流文化,也就是大众文化。

  正因为这样,大众文化就是落实核心价值观的一个最重要的管道。大众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日常生活经验,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和巩固着主流价值观。作为产量最高、受众最多、影响最大的文化类型,大众文化既是一个巨大的产业,也是确立文化领导权和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战场。不能落实在大众文化的生产和传播之中的价值观必定不可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不可能深入人心,不可能成为主流文化。

  正是大众文化的这个特征决定了其和精英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区别。以先锋实验艺术为代表的精英文化,是面向小众和同行的,是高度个人化的,崇尚创新、追求差异,把陌生化当作自己的美学理想,通过区别于其他精英文化而在与同行的竞争中胜出,其价值观和美学理想往往具有对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审美观和价值观的颠覆性。西方现代派文学艺术就是这方面的证明。

  作为世俗社会文化形式的大众文化也不同于宗教文化,它是肯定世俗生活的,它坚守的是世俗社会的基本道德,而不是宗教道德,或“文革”时期那种准宗教化的“革命道德”。因此,我们在评价大众文化价值观的时候,应该秉持的批判标准和价值立场,不是来自宗教天国的终极价值,而是世俗社会的公民价值,换言之,既然大众文化是世俗流行文化,我们对大众文化价值观的分析,也应该依据世俗社会本身的标准,而不是宗教的反世俗的标准,否则就会因为批评标准的错位而导致批评的无效。

  (本文部分内容原发《光明日报》2012-2-21;《文艺研究》2012年第4期)

【1】 【2】 【3】 【4】 【5】 

 

(责编:秦华、高巍)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