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在習近平黨建思想指引下實干擔當【2】

——黨的十八大以來組織工作述評

盛若蔚 孟祥夫2018年07月03日09:17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在習近平黨建思想指引下實干擔當

  選好干部,激發干部隊伍生機活力

  治黨治國之要,首在選人用人。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因素。

  培養選拔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是習近平黨建思想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深刻地指出:“黨的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的中堅力量。要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堅持事業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標准落到實處。”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黨組織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選人用人重要思想,認真落實新時期好干部標准,堅持事業為上,突出人崗相適、人事相宜,選優配強各級領導班子,全面激發干部隊伍生機活力。

  ——堅持把政治標准放在第一位。嚴把政治關,注重干部一貫的政治表現,不僅看怎麼說,更看怎麼做,真正把理想信念堅定,“四個意識”強,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干部選拔出來,對政治上不合格的“一票否決”、堅決不用,已在領導崗位的堅決調整下去,情節嚴重的給予嚴肅處理。

  ——破除“四唯”。2014年,修訂出台《干部任用條例》,強化黨組織的領導和把關作用,改進推薦考察方式,把民主推薦結果由原來的選拔任用“重要依據”改為“重要參考”,深入考察干部德才表現,解決“唯票”問題。完善競爭性選拔方式,合理確定職位范圍,嚴格條件資格,嚴格程序方法,嚴格考察把關,解決“唯分”問題。改進政績考核工作,不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針對不同區域、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干部特點實行差異化考核,解決“唯GDP”問題。不搞年齡層層遞減,不搞“一刀切”,注重調動各個年齡段干部的積極性,解決“唯年齡”問題。各方面普遍反映,現在干部工作“正本清源、回歸本真”,干部不再為票、為分、為GDP、為年齡而糾結,工作中少了浮躁,多了踏實。

  ——堅決防止“帶病提拔”。2016年8月,印發《關於防止干部“帶病提拔”的意見》,全面壓實選拔任用工作責任,實行黨委(黨組)書記、紀委書記(紀檢組組長)在人選廉潔自律結論性意見上“雙簽字”制度﹔提出“凡提四必”要求,為識別干部打造“透視機”和“診斷器”。

  ——優化干部資源配置。精准科學選人用人,著力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優化干部成長路徑,注重在基層一線和艱苦地區培養和考驗干部,堅持必要台階和遞進式培養鍛煉,平級擇優選派援藏援青援疆干部,選派挂職干部參與中央單位定點扶貧和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

  ——推進干部能上能下。2015年7月,印發《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規定(試行)》,首次以中央黨內法規形式就領導干部能上能下作出專門規定。以《規定》為依據,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國共調整縣處級以上干部28207人,其中省部級147人,廳局級2347人,縣處級25713人,初步構建了優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選人用人機制。

  ——激發干部干事創業活力。深化公務員分類改革,印發《專業技術類公務員管理規定(試行)》《行政執法類公務員管理規定(試行)》,加快完善人員分類管理制度,實現分渠道發展、精細化管理、專業化建設。建立縣以下機關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120多萬名基層公務員據此晉升了職級。加快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政策法規體系建設步伐,構建了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管理“1+5”制度體系。2018年5月,中辦印發《關於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聚焦干部隊伍建設中的“堵點”和“痛點”,提出一系列系統配套、務實管用的新思路、硬舉措,釋放了事業為上、激勵干部擔當作為的強烈信號。

(責編:李葉、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