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开启海洋强国建设新征程

张清俐2018年05月16日08:32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原标题:开启海洋强国建设新征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我国稳步推进海洋强国建设事业,在海洋经济、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科技、海洋权益等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成效。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历史跨越是回应时代的呼唤,经略好深蓝国土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赶上时代发展潮流

  中国是海洋大国,随着综合国力持续上升、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海洋强国战略深入实施,向海图强的中华民族正在成为海洋世纪的“弄潮儿”。“中国是陆海兼备型国家,海洋与陆地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在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林建华看来,正是基于这样的科学认识,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发展目标,旨在将海洋和陆地看作一个有机整体,陆海发展并举、陆海安全并重,实现陆海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海阅兵后肯定人民海军“勇闯远海大洋,大踏步赶上时代发展潮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三次世界海洋经济发展浪潮方兴未艾,既对中国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又是中国的极大机遇。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海洋经济、海洋管理的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有赖于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中国社会科学院加拿大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姚朋认为,正是基于历史底蕴和当代实践,党中央适时作出“海洋强国”重大部署,并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

  新时代赋予海洋强国建设新的机遇。山东社会科学院海洋经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孙吉亭告诉记者,从外部环境来看,太平洋地区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的重要舞台和技术中心。我国既面向太平洋,又处在东北亚经济圈及太平洋经济圈的重要位置上,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相关国家在海洋领域的合作成果丰硕,相关国家与我国加强海洋合作的意愿越来越强烈。从国内发展来看,当前我国海洋事业已进入发展加速期,海洋经济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海洋强国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态势经略海洋经济和海洋文化,全方位投入海洋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打破世界纪录、海洋潮流能发电技术获得重大突破、首次成功试采海底可燃冰、深远海智能化渔业养殖平台装置研制成功、对南极板块和马里亚纳海沟等地的海洋科考获得突破性成果、自主设计制造的海洋重型绞吸船下水、深海油气平台建设获得历史性突破。除此之外,姚朋还非常关注以下海洋建设成就:“辽宁号”航空母舰下海、南海岛礁建设取得突破性成果、与东盟国家达成“南海行为准则”框架、海南新时代新的战略规划初步完成。

  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海洋强国建设既注重发展海洋经济,也着力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孙吉亭注意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海洋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7.5%,其中一大亮点是海洋新兴产业成为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同时,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深入实施生态管海、着力推动绿色发展,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海洋开发总体布局,建立健全海洋生态补偿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这些成就离不开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为进一步推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海洋环境生态融入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海洋局先后批准24个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实现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大幅提升;《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要发展海洋先进适用技术,构建立体同步的海洋观测体系,推进我国海洋战略实施和蓝色经济发展;《‘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提出,我国将加强海洋、极地空间拓展等关键技术突破。”孙吉亭介绍说。

(责编:孙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