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2】

王一鸣2018年04月02日09:18来源:《求是》

原标题: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为转向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条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成功驾驭经济发展大局的实践中,我们党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转向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革,为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13—2017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56.2%,高于资本形成12.4个百分点;2017年最终消费的贡献率为58.8%,比资本形成高26.7个百分点。供给结构调整优化,2013—2017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52.8%,高于第二产业10.2个百分点;2017年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比2012年提高6.3个百分点。消费贡献上升、服务业占比提高,增强了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改善了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

  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市场驱动力。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我国已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将推动国内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2017年我国恩格尔系数降至29.3%,达到联合国划分的20%到30%的富足标准。居民对商品和服务的质量要求明显提升,千禧一代、互联网一代更加追求个性化消费,旅游、养老、教育、医疗等服务需求快速增长,消费结构持续向高端化、个性化、服务化转型升级,增强了高质量发展的市场推动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为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有效途径。钢铁、煤炭去产能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房地产库存明显减少,企业杠杆率稳中有降,减税降费成效显现,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短板加快补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扭转了供需形势,改善了市场预期,使工业企业利润明显改善,而且增强了市场功能,优化了存量资源配置。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速自2015年由降转升,扭转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下行态势,反映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作用。

  科技创新和技术扩散进入活跃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和战略高技术研发取得重大突破,使我国在科技领域从跟跑为主转向跟跑、并跑和领跑并存。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我国创新指数世界排名升至第22位,比2013年提升了13位,成为前25名中唯一的非高收入经济体。推动创新技术产业化取得显著进展,我国移动支付、电子商务、平台经济、无人零售、共享单车、新能源汽车等跻身世界前列,增强了高质量发展的技术基础。

  美丽中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高质量发展植入了绿色基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成效明显,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更重要的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政府积极推动,企业和居民广泛参与,使绿色发展成为发展新方式。

  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成为全社会共识。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将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推进重大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强产权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扩大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对外开放。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将有效改善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

(责编: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