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摆正领袖作用与集体智慧的关系,才能凝聚党心、善集民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领袖人物是人民群众的引领者,在历史发展中发挥着特殊的重要作用。列宁曾指出:“在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的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党的理论创新也是这样。如果没有起核心作用的党的领袖善于集中全党集体智慧、总结群众丰富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就不会有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就不会有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在党的理论创新过程中,领袖的创立者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党的理论工作者、专家学者都可以为党的理论创新作出贡献,都可以为党的理论大厦增砖添瓦。但能够实现综合性集成性创新的,能够提出、发现和采纳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新认识、新见解的,能够将其上升为路线方针政策并对全局具有重大指导作用的,还是党的的领袖。正是由于党的领袖这样一个特殊的作用,我们党会把在理论创新起统领作用的领袖作为党的新的指导思想主要创立者,并用其名字来命名。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又一大理论成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的主要创立者是习近平同志,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正当其时。
在党的理论创新过程中,领袖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但集体智慧的基础性作用必不可少。我们党历来强调,成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十九大报告中也是这样讲的。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内容和要求的。1992年7月,邓小平同志就十四大报告送审稿谈自己的意见时指出:“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报告中讲我的功绩,一定要放在集体领导范围内,绝不是一个人的脑筋就可以钻研出什么新东西来,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真理蕴藏在群众的实践中,智慧萌生于集体的创造中。领袖引领理论创新的过程,就在于善于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集中集体的智慧,把群众和集体的发明创造加以概括、提高和推广,形成新的理论,并转化成全党和人民群众普遍而自觉的活动。为此,就必须走群众路线,必须发扬民主,使我们党的生活民主化,使我们国家的政治生活民主化。
推进党的理论创新,需要集思广益、广纳群言,以求贤若渴的包容胸怀“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如此,全面推进党的理论创新进程亦是如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定能够在引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发挥巨大的指导作用,并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个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张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副院长、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统一战线、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著作有《邓小平理论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邓小平理论学习纲要》《神圣名义下的争鸣——西方马克思主义导论》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