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刘培:文史哲视野中的宋代辞赋【2】

2017年12月12日08:25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国家社科基金专刊

原标题:文史哲视野中的宋代辞赋

意在解决人生价值和意义

宋代的儒学复兴意在复兴三代礼乐王政,以建立和完善人间秩序和政治宪纲,解决人生价值和意义问题,是宋代儒学题中应有之义。王安石、苏轼等在发展儒学过程中引道入儒,融合儒学和庄学。宋代的道德性命之学兼具关注道体和礼乐教化的特征。他们提倡内圣外王,重视自我内省和自足自怡。尤其是以旧党人物为核心的“元祐学术”,把对礼乐教化的恢复和个人精神的超越性追求发挥到一个思索人生的高度。苏轼等人的辞赋创作强调对“道”的感悟,追求理趣,追求对社会人生和自然宇宙的彻底理解以及对现实人生的彻底超越。这种社会文化特征,隐含着学术思想在形而上的构建中不愿流于玄学的玄虚,而力求落实到人生问题、基本问题的努力。

理学的兴起与发展,是儒学复兴所引发的对心性本体思索的自然发展,是南宋最受人关注的文化事件。朱熹等理学人士的辞赋创作,很好地阐释了何为君子与理学人生。格物致知与曾点气象在朱熹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内在的统一过程。通过格物致知,祛除人心之蔽,领略天理流行,进而上升到曾点气象的精神境界,这是理学精心设计的人生历程。理学的人生观具有很强的超越性,它并不是为了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而是为了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然而,理学为人生开示的超越之路是以德性修养为旨归,把圣贤作为标准的人格追求。在这条超越之路上,人生自由选择的机会被大大缩减。以朱熹为代表的南宋中后期的辞赋创作,深受理学思想濡染,形成了平实、渊雅的美学风格,但缺少灵动的情思与勃勃的生气也是不争的事实。

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田园诗般的生活愿景,是深植于中国传统的一个恒久的梦。这个梦勾连着经济、政治与社会发展的不同形态,融会于古代中国的知识与信仰。辞赋在南宋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疏离对人生问题的思索而转向展现田园乡居生活。这种转向固然与创作队伍的下移有关,但更为深层的原因,是主流社会价值观念发生变化使然。在当时,心悬魏阙之思淡化而规物范世热情彰显,个人修养与家庭伦常在致太平方面的意义受到普遍重视,这就是理学从敬德修业以发展家族角度给予耕读传家的生活信念以全新的解释。辞赋所表现的主流生活观念的这种转变以及理学对此后乡土中国之观念世界的深刻塑造意义非凡。

教化被提升到为政核心地位

在整个南宋时期,理学基本上保持着在知识界滋长蔓延的趋势,南宋社会在持久而深入的浸润之下,国家治理理念发生了变化,观念世界、国家想象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国家作为强权的象征已经悄然退居幕后,天下(国家)作为“州县之积”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地方作为国家治理的立足点和国家形象的缩影,异常清晰地浮现在人们的观念世界中,人们对国家的想象也落实到地方上。

辞赋清晰地记录了当时社会文化的这种改变。当时的辞赋更多用笔墨描写地方风化和民情。在辞赋描写中我们看到,在当时的为政理念中,注重用高尚的人格感化民众,而且,无为政治被提升到为政的很高地位,教化成了为政的核心,士绅阶层在地方行政中担当着重要角色。

南宋王朝始终局促于北方夷狄政权浓重的阴影之下,因此它褪去了北宋的雍容闲雅,而多了内敛严谨,表现出强烈的危机意识,并通过理学在心灵上修筑起一道捍卫华夏文化的长城。华夷之辨是《春秋》大义之一,它要明辨的是华夏与四夷的不同。这包括所处地理、习俗与文化上的差异,其中,文化的差异是核心。它既主张内诸夏而外夷狄,又推崇以华化夷,彰显的是华夏本位主义。这一观念,在北宋除了宋初石介等人严明华夷之别以尊王攘夷之外,并没有引起思想界太多的关注和发挥。南宋以来,辞赋中所表现的对故国人民的眷恋,对华夏文化的捍卫,对道统延续的重视,都是以华夷之辨为理论支撑的。但是这种观念已经与传统有所乖离,已不具有以夏化夷的内容,而是坚持“夷狄行中国之事曰僭”,“得天下者,未可以言中国;得中国者,未可以言正统”,复仇意识得以彰显,孤独坚守的道德节操被空前重视。

理解任何历史时期的关键,在于找出决定该时期社会形态的主要动力。坚定社会发展形态的动力,往往是以社会心理与文化焦虑来呈现的。因此,从社会文化学的视野来审视文学,我们或许更能够把握社会文化和学术思想的脉搏。

(责编:李叶、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