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卜弥格:中医文化西传的拓荒者

王银泉2016年07月19日08:25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原标题:卜弥格:中医文化西传的拓荒者

2016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波兰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在出访前夕,习近平在波兰《共和国报》发表了题为《推动中波友谊航船全速前进》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17世纪中叶,波兰传教士卜弥格来到中国,广泛研究中国社会、历史、医学、地理等学科,发表大量著作,是首位向西方介绍中国古代科学文化成果的欧洲人,被誉为“波兰的马可·波罗”。至此,卜弥格这位中西文化科技交流使者再次走进中波两国人民的视野。

另类耶稣会士

在明末清初众多来华的西方耶稣会士中,卜弥格堪称“另类”。他是明清之际二百余年在华耶稣会士中屈指可数的非西欧国家传教士之一,与那些或栖居京城成为朝廷命官或出任皇帝私人教师或在耶稣会使团中担任要职的著名耶稣会士相比,长期默默无闻。卜弥格抵达中国可谓“来不逢时”,正值清军大举入关,紧锣密鼓建立清朝中央政权时期。终其在华岁月,卜弥格追随的始终是偏安一隅的流亡政权——南明永历朝廷,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在郁郁寡欢中病逝于中越边境,因此,明朝正史和清朝正史都不见他的踪迹。

卜弥格出生于波兰御医世家,1643年从里斯本出发前往中国,1644年抵达澳门,并在那里的耶稣会士使团潜心钻研汉语,很快达到通晓汉语文字并初晓中国文化的程度,对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敬仰之情由此而来。1647年,卜弥格被耶稣会中国传教会派往海南岛传教,在那里住了大概一年时间,进行了大量科学考察和研究工作,搜集了许多有关中国动植物特别是医用动植物和中国地理及自然环境的材料,绘制了许多动植物及中国人生活场景的图像,为日后撰写中国植物志和中医著作、绘制中国地图做了充分准备。

南明朝廷的赴欧特使

1649年初,南明永历朝廷向耶稣会中国使团请求派遣一位耶稣会士,协助已在永历朝廷工作的耶稣会士瞿安德。于是,卜弥格被派往位于肇庆的永历朝廷,从此与南明王朝同生死共患难。此时的永历朝廷面对大兵压境的清军已经岌岌可危,于是萌生派遣耶稣会士作为特使前往欧洲搬救兵的虚妄之念,卜弥格便被南明王室选中,由一名皈依天主教的中国人陈安德陪同,带着皇太后和永历朝廷重臣庞天寿致罗马教皇、耶稣会总会长和威尼斯共和国元首的求援信,于1651年初乘船从澳门出发,历尽艰险,于1655年底得到新任教皇亚历山大七世的接见。1656年1月,卜弥格又见到了葡萄牙国王。但是,欧洲教宗和王室对于发兵中国去拯救一个没落朝廷没有兴趣,1656年3月,带着万分遗憾的卜弥格从里斯本搭船返回中国。

(责编: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