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学者专栏>>洪银兴

洪银兴:新经济的经济学分析

  2012年11月30日13:59  

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交汇

新经济的另一个表述是知识经济。对知识经济一般的提法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表述没有准确界定新经济的特征,作为知识经济的特征性的表述应该是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经济。依靠知识创新,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新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

在新经济时代,建立在知识创新基础上的企业的成长期可能缩短,就象微软公司那样不过几年就一跃超过具有百年发展历史的福特和通用等制造业公司而成为世界首富,像微软这样的“一夜暴富”的信息和网络公司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不在少数。但是,由于科技进步的速度加快,这些高科技公司企业的衰退期也可能加快。(注:据青木昌彦论文中引用的资料,在1990年到1997年,在处于硅谷的Santa Clara县有约21000个企业注册,而只有约7000个企业还存在着。(《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年第1期)因此高科技部门和企业的创新要求特别紧迫。

就创新来说,有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概念。在这里区别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很有必要。科技进步的全过程包括三个环节:上游环节,即知识创新环节;中游环节,即创新的知识孵化为新技术的环节;下游环节,即采用新技术的环节。技术创新主要是在中下游环节的创新,知识创新主要是在上游环节即知识创造领域的创新,是技术创新的源。

在新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有在中游环节相互交汇的趋势。过去,技术创新的最终环节是将新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在现代,技术创新的先导环节进一步延伸到科学向技术的转化过程。知识创新的环节过去主要限于科研机构和大学这样的知识创造和传播领域,现在之所以出现知识经济的概念,就是因为知识创新延伸到了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领域。这样高科技的孵化领域成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交汇点。

在新经济时代,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成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与此相应,人们对发展高科技的创新机制的关注点,由关注技术的采用转向关注技术进步的源泉(知识的创造领域)及其转化。这就提出了加强大学、科研机构与产业部门的联合与合作的要求。现在一讲采用高新技术就讲引进。引进固然需要,但是在现阶段的中国,高科技的国际差距小于高科技产业的国际差距。在高校和科研机构发现的高科技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并不象高科技产业的国际差距那么大。这意味着费用较低的创新捷径是:推进产学研结合,使高校和科研机构发现的高科技成果迅速产业化、商业化。我们所讲的产学研结合,并不一定是将研究机构办到企业,而是要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机制。就象美国的硅谷紧靠斯坦福大学一样。这里的关键是建立知识的创造和知识向生产力转化的上中下游联系,一方面解决好大学和科学院研究课题的商业化价值问题,另一方面解决好企业敢于对高科技的研究进行风险投资问题。

知识经济的一个突出表现是研究与发展费用具有较高的比重。目前发达国家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一般占其销售额的5%以上,在OECD国家研究与开发费用一般要占GDP的2.6%以上。这些研究与发展费用不仅是投在企业,还有大量的是投在大学和科研机构。就如新增长理论所指出的,投资投在科学发现上比投在生产上,价值更高。大学及科研机构是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的源头。大学及科研机构不再远离经济建设,已经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建立起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机制,对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投资,不仅是经济性投资,而且是比投在一般的生产过程中效益更高的投资。

在新经济条件下,知识和技术的创新与知识和技术的创业是相联系的。在许多场合,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是通过知识和技术的创业实现的。创业即将知识创新的成果通过创办科技企业途径孵化高新技术。创办科技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是进入该领域创业的往往是有技术缺资金,缺乏经营企业和市场运作的经验。这就提出了创业机制的创新问题。

在旧经济时代,创业主要靠资本(资金),而在新经济时代,创业主要靠知识和技术。前者是以资金招技术,后者则是以知识和技术招资本(资金)。该领域的投资属于风险投资,当然高风险也可能有高收益。这就提出了对风险(创业)投资的需求。孵化高新技术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在这方面政府投入必不可少,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为之提供顺畅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渠道,也就是为有技术而缺资金的项目提供风险投资。在新经济中风险投资的供给也较为充分。就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的分析中指出,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条件下,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的作用,使资本的最低限量提高,就使达不到限量的资本无力转向实体资本的领域,而进入信用和股票等风险领域。(注: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279页,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这种状况在新经济时代表现得更为突出。各种类型的基金如养老基金、保险基金等将这些小额的投资集中起来并进而成为风险基金的来源。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风险投资作为创业投资与其他投资,它所追求的不是在企业中获取股权收益,而是在股权交易中获利,因此为风险投资提供顺畅的退出机制,使投入高科技项目的资金在孵化出高新技术和企业后能退出来进入新的项目,可保证风险投资的可持续。美国的纳斯达克股票市场(Nasdag)最为活跃就是新经济的重要反映。(注:据该公司总裁John Wsll透露:1999年平均日交易量达到10亿股,价值超过11万亿美元,约有5000家公司在此上市,市场价值5.2万亿美元,纳期达克指数上涨86%,超过纽约股票交易所的9%和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25%。)

过去的理论特别青睐大企业。而在孵化高新技术方面最为有效而且成功的是小企业。其原因就是钱颖一所总结的两条:一是对创业者的激励能力小企业更强;二是创新失败的风险约束小企业更强。因此新经济条件下的创业机制以民营科技型小企业为基础,对科技人员办民营科技企业提供更为有效的鼓励政策和更为宽松的创业环境,显得更为重要。

(责编:张湘忆(实习)、张湘忆)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