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学者专栏>>俞思念

社会主义复兴与中华民族复兴在当代中国的统一

俞思念  2012年11月30日13:26  

内容摘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前进的当代中国,正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目标,而当代社会主义走出低谷的希望,也被世界进步人士寄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中国身上。社会主义复兴与中华民族复兴的统一,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自觉地肩负起民族责任和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双重使命。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复兴;社会主义复兴

作者简介:俞思念(1948-),男,湖北省武汉市人,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图分类号:D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08(2012)01-0010-06

走向21世纪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了发展的坚实基础。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上,中国共产党重申把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这表明党在领导中国未来发展上努力进取、再造辉煌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当代社会主义走出低谷的复兴希望,也被世界进步人士寄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中国身上。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笔者认为,社会主义复兴与中华民族复兴实现了统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下中国共产党肩负起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复兴的双重任务。社会主义复兴与中华民族复兴的统一,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自觉地肩负起民族责任和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情怀,是当代中国走向未来发展的新征程。

一、中华民族复兴与社会主义:历史使命与历史选择的融合

站在中国大地上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将社会主义价值与民族利益结合起来,在一个个历史阶段上实现了党的历史与(当代中国)民族历史的统一。

鸦片战争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以“炮舰政策”向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猛烈冲击国人自强自立的民族感情,各个阶级的代表人物都为着中华民族的存亡而奋起抗争。中国近代历史是一部反对帝国主义及中国封建主义的历史。从鸦片战争开始,经过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可以说是一段历尽千辛万苦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史。这些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使其永远无法实现灭亡中国的野心,同时也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根基,为民主主义革命开辟了道路。

但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由于其领导者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而走到了尽头,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依然存在,中国仍然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民主主义从兴起到失败,给中国革命提供了极其深刻的经验和教训,它说明:中国革命必须由先进的阶级来领导,中国革命必须有先进的思想作指导。

由于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在世界发展中开始落后,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未能正常发育,而在帝国主义打开中国的大门之后,由于历史条件的根本性变化,社会主义从外部传入中国,而不是从这个社会内部产生。借助于资本主义在世界上的扩张,社会主义也搭上了东行的航船,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留下了它的踪迹。从这一点也可以说,资本主义同时造就了它在东方的掘墓人。

俄国十月革命打开了马克思主义传往中国的大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在追求真理的曲折经历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最终选择了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马克思主义。这当然不是偶然的。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它具有辛亥革命所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五四运动的彻底性,还表现为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的斗争,第一次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觉悟和政治力量,预示着中国工人运动的不可阻挡之势。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产生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建立起来的、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的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在中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正如毛泽东指出的那样:“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2]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来思考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时,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眼下的救国救民之路已不能走西方的老路,而必须走出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新路。面对近代中国社会的磨难,中国共产党人把俄国十月革命后学到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用以解决中国问题。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摸索出适合中国特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起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并在胜利地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之后把中国引向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近代中国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推翻旧制度的人民革命,才是扫清现代化道路上的障碍,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仅为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所必需,同时又是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第一步,不摆脱中国社会前进的羁绊,就无法提出现代化任务和到达现代化建设的前沿。正是从中国现代化的内在根据和深刻把握历史本身的昭示中,中国共产党人把党的最高纲领和党的当前纲领结合起来,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前赴后继,流血牺牲,向旧制度发起坚决的冲击,去争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党所确定的由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路线,其目的也正是在这种新的社会制度下尽快地发展生产力,实现中国人民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民族复兴大业的夙愿。

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时起,就真实地体现着代表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真实地代表着中国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在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前进的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所选择的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才是真正引导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道路。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中国共产党对于现代化的认识,是在纠正自己的失误中得到提升的。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紧要关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作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英明决策。这次会议重新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指引着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成为新时代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坚实起点。把现代化理想重新变成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是中国走向新的发展的前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又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但我们对于社会主义的理解也是不断深化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中国现代化的百年进程中,我们看到的是中华民族复兴与社会主义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历史选择上的融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历史的必然结论。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的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道路,才能把中国引向民族解放和阶级解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责编:张湘忆(实习)、张湘忆)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