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社科基金专刊(人民论坛)>>期刊内容

中国共产党与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

张希坡  2011年10月11日13:49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开辟了中华法系的新纪元。人民民主法制与历史上剥削阶级类型的法律制度不同,是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是巩固革命根据地、维护人民基本权益、向国内外敌对势力进行斗争的锐利武器,它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历史经验和理论根据。

  研究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的历史沿革与经验教训,是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建设本质的前提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和对政治经济状况的分析,决定将革命分作两步走:第一步是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第二步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两者之间,既是有区别的,又是不可分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革命作了必要的准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趋势,也是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这是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论与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结合这一理论的正确体现。

  1922年7月,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一方面提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同时也提出党的最低纲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打倒军阀官僚地主买办阶级,建立和平、统一的“真正民主共和国”。①

  为了实现上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建党之初,进行三方面的斗争: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同国民党建立革命联合的战线,帮助成立广州国民政府,开展北伐战争。在此过程中,创立了最早的革命根据地——广东革命根据地(以城市为中心),并为革命政权和法制建设,积累十分丰富的经验。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党又领导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诞生了人民的军队,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实现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总之,在新民主义革命阶段,在各地建立了巩固的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国革命的一大特点和优点。

  经过28年革命根据地的建设,锻炼了坚强的无产阶级政党——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这是革命和建设的组织保证;在革命根据地里,建立起一支由共产党绝对领导的人民军队,这是保证革命战争胜利、保卫人民斗争成果的钢铁长城;在革命根据地里,成长起千百万受过战争考验的人民群众和一大批革命干部,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骨干力量。与此同时,在革命根据地里,还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制定了大量的革命法律法规,这是党领导根据地建设方面完成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伟大成就。新民主主义政权和人民民主法制这列火车,在1949年开向全国,又经过60年的奋斗,建立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因此,要想深刻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建设的本质和特点,必须首先对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的历史沿革及其经验教训,进行系统探讨与研究。

  革命根据地法制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题材

  以史为鉴,以史育人——革命根据地法制史是对青年学生和政法干部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题材。

  古人云:“欲亡其国,先去其史”。又说:“史存而国存,史亡而国亡”。事实的确如此。笔者亲身经历过日军占领我东北的时期,当时就不能讲授中国史,更不能研究近百年的革命历史,而是强迫学习由日本人编写的所谓“东洋史”、“满洲史”,为其侵略中国、分裂中国做辩解。甚至不允许中国青少年学生说自己是中国人,只能说是“满洲国人”,藉以泯灭青少年的民族意识。

  在向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必然涉及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史。1995年暑假,日本立命馆大学组成“终战50周年学生访华学习团”,让笔者讲授抗日战争史,笔者便根据亲身经历,讲述“日军侵华罪恶之我见”,收到一定效果,他们反映所讲的事例是可信的。当年新生入校时,也给他们讲过这一专题。在给研究生讲课的过程中,考虑到现在的学生对旧中国工人农民的生活状况很不清楚。于是,在讲解劳动立法史之前,先讲授一下旧中国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及其生活状况,在讲土地改革法时,先讲一下旧中国农民的悲惨处境,什么是封建地租,什么是高利贷(驴打滚、印子钱),并以卖身契、典妻文书、学徒合同等实物照片相展示,藉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增加其感性认识。这既是专业学术课的内容,同时又是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章太炎说得很对,“不能读史则不知前人创业之艰难,后人守成之不易,爱国之心,何由而起。”邓小平同志说:“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因此党中央一再强调要对青年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这也是一项基本的素质教育。

  还应指出,在革命根据地里以董必武、谢觉哉为代表的政法战线上的许多老前辈,在极端艰苦而危险的环境下,坚守岗位,完成各项立法和审判任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法律遗产,我们应当认真地研究。同时,在司法系统中,涌现出许多模范人物,马锡五审判方式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此外还有模范审判员、模范典狱长,以及先进调解员等。他门的共同特征都是“执法为民”,甘做人民的“公仆”。在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司法战线也涌现出许多宋鱼水式的先进人物。他们继承发扬了马锡五“为民、利民、便民”的优良传统,并创造出许多新的工作经验。我们应该远学马锡五,近学宋鱼水,培养出更好更多的模范法律工作者,这是我们法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任务。

【1】 【2】 【3】 

 

(责编:秦华)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