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文章选登

哲学:要关注国家民族发展的实践

  2011年05月13日13:57  来源:学习时报

  我们的学术研究要关注中国社会

  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成了全球瞩目的焦点。世界上很多人欣赏中国,赞扬“中国模式”,甚至说出了只有中国才能救世界的话;也有人把中国看成未来的最大威胁。当然,里面不乏某些夸大其辞。所以我们要在冷静和清醒之中,深入考虑中国自己的发展模式、发展方向问题。例如我们自己以为,中国现实和未来的文化应该是什么样子?哲学是文化的灵魂、是文化的核心,那么我们未来的哲学又该是什么样子?

  我想,关于中国哲学未来的样子,可以有一个大概的判断或设想,即它应该是“中”、“西”、“马”结合的一个新的形态。在学界,如果我们追求的是让“中”、“西”、“马”各个学科都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且都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贡献它应有的东西,那么这样的目标就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实现的。可以说,多年来它就已经在若隐若现地实现着了,今天的中国大陆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是一个“中”、“西”、“马”融合着的文化了。而促进学科之间融通的重要聚合点,就是中国的现实实践和它所造就的现代历史。

  在当前这个时期,社会实践最强的呼声,是我们的学术研究要关注中国社会,关注中国人,关注中国的历史发展,特别是关注我们遇到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以打造当代中国自己的、继往开来的文化体系。而这里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怎样理解“自己的”主体,即作为整个中华文化主体的中华民族整体。

  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整体是一个精神的有机生命体,不同学科的贡献就是给它提供精神营养。在中国,如果“中”、“西”、“马”各家都在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这个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那么尽管每个学者自己有门有派,而在实践中被各种哲学思想和成果共同哺育出来的中国文化,则一定是一个统一的、现实的、丰富的整体。在中华民族的当代思想文化的生命体中,由于有来自各方面的营养,使它更强壮、更丰富、更充实。争取这样的结果,对我们来说不仅是可能的,甚至是必需的。所以我认为,我们未来的中国哲学,要关注国家民族发展的实践。

【1】 【2】 【3】 

 

(责编:高巍)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