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文章选登

王伟光: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3)

  2011年05月13日13:4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内在地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化、民族化、现实化和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的进程。任何哲学思想体系都是时代精神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在回答和解决时代所面临的历史性课题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只有把握时代、认清世情,才能确定党和人民所处的历史方位,把握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回答中国向何处去、怎样走在时代前列的问题,并在回答这些问题的同时推进哲学的升华。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科学判断世界大势,认真吸取世界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文明成果,带领中国人民紧跟时代潮流,成功地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化的进程。世界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组成的,世界是一般,民族国家是特殊,世界寓于民族国家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其世界观、方法论适用于一切民族国家。然而,马克思主义要成为具体民族国家的指导思想,必须与其国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化即本土化。所谓国情,就是特殊民族国家的国情。中国具体国情,就是中华民族性的具体表现;中国特色,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中华民族国家的特殊性。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必须注重把握中华民族的特殊性,研究民族的现实需要,继承民族的优秀文化,创造民族的特殊形式,形成民族的特色风格。只有充分体现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具有中华民族的特殊表达形式和民族文化特性,才是真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化的进程。活生生的现实是哲学生长的深厚土壤。哲学为现实服务,现实又推动哲学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就必须不断地与现实相结合,服务于现实,从现实生活中不断汲取营养,在现实生活中不断进行新的哲学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要随着现实的发展、适应现实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就必须不断依据现实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充实新内容、提炼新观点。今天,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现实提出了许多重大问题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来回答,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在回答这些重大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己、丰富自己。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进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是大众的哲学,而不是少数人的哲学。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现全人类解放的思想武器,没有大众化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大众的哲学。其次,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源泉,没有大众化就不可能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来自大众的哲学。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转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没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会被束之高阁,不能转化为巨大的实践力量。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大众所用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代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论品质,这就决定了它必须同人民群众相结合,为人民群众所理解、掌握。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进程,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深厚源泉和基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1】 【2】 【3】 

  

(责编:高巍)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