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国际交流>>最新成果

访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内忍·奇蒂教授:中印开启全面合作新时代 (3)

本报记者 褚国飞  2011年10月11日14: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3 中印应展开系统合作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印两国关系的发展前景如何?

  奇蒂:有研究预计,到2050年,金砖国家(BRICS,即印度、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南非)这个经济体有望成为世界经济的支柱。印度和中国是该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国际传播理论改善两个古老的亚洲巨人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尽管两国在BRICS框架协议内合作,但安全分析专家指出,两国关系前景不容乐观。

  安全分析专家Medcalf认为,对方各自参加的国际论坛均显示两国军事领域合作也很有限。他指出,从地缘政治来看,两国在能源领域的竞争、远未解决的领土争端,都影响着两国关系。此外,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也无时不触动着印度的敏感神经。其他分析对两国关系也表示担忧。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印度高等研究中心主任弗朗辛·弗兰克尔(Francine R. Frankel)的说法,“过去几年,中印两国之间相互猜疑,关系恶化危险系数在上升”,双方在海洋战略上缺乏信任。

  当然,中印双方政府为增进两国关系在作积极的努力。2010年4月,新德里为庆祝中印建交60周年,举行了题为“印度和中国:公共外交,增进理解”的大会。印度总理特使、国家安全顾问希夫·尚卡尔·梅农(Shiv Shankar Menon)指出,尽管印度和中国领土问题尚未解决,但这些并不能阻碍两国在其他领域的合作。中国大使也作了类似评论。同次会议上,印度对外事务部公共外交总干事透露,印度电视节目随心所欲地丑化中国,致使青年人对中国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负面印象。而他目前的首要任务就是消除这些消极因素的影响。

  在我看来,现在,新德里处理印中关系时,心态更加成熟。前不久,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演讲时谈到有些印度青年对中国持负面情绪,在座的中国年轻研究生们感到很失望。我的印象是,他们对印度的态度是积极正面的。当时印度驻华大使馆的一等秘书也在场,他认为完全独立的印度媒体有时故意夸大其词、哗众取宠,误导了印度青年人。

  现实证明,中印双方都有意愿扩大合作,培育双方关系。但是不可否认,当前双方合作领域确实有限。因此,开展系统的合作将使双方受益。

  《中国社会科学报》:那么,针对中印两国开展并加强双方合作这方面,您有何建议?

  奇蒂:我想给中印两国的建议是,双方应该寻找潜在的合作领域,创造互信、和谐的共享空间。甚至,双方高层可共同组建联合委员会,协调开展工作,积极鼓励双方在无争议领域开展合作,同时通过媒体的传播,扩大这些合作项目的知名度。

  两国可以在很多方面开展互信合作,例如,太空领域的科学合作、教育合作、卫生合作和扶贫合作。王缉思指出,现在中国已经“从只注重GDP的增长转到全面关心经济效率、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建立社会安全保障系统以及技术革新等领域”。加强社会安全保障和救济领域合作,能够提高因全球化而发展滞后的人们的生活水平。又如,电影、音乐方面的交流,也是双方增加互信的另一个重要途径。研究指出,中印两国人民如何看待对方的社会和文化,对两国增强和谐、互信至关重要。尤其是国内的一些民间政治团体,随着国家实力的上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时,民间团体的声音甚至会影响政府决策。

  中国和印度长期以来都相互吸引,这或许是互信、和谐的道德软实力的种子,只有双方都有政治意愿,最终才能开花结果。中印互信、和谐至关重要,这将会给两国普通民众、亚洲地区乃至整个世界带来无限的发展机会。

【1】 【2】 【3】 

  

(责编:秦华)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