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学坛新论

社会建设:如何创新管理与促进和谐? (3)

——2011·学术前沿论坛上知名专家学者为社会建设贡献智慧

  2011年12月23日08:33  来源:光明日报

  北京大学教授王岳川:文化强国亟须重建“汉字文化圈”

  当下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全人类跟着西方文化模式走,是不是人类的福音?东方文化是否可以提出自己的文化精神,努力将具有世界性意义的东方创新文化播撒为人类文明不可缺少的新文化元素?在恐怖主义、分裂主义、种族主义、原教旨主义、霸权主义、单边主义笼罩的世界上,中国文化是否可以散发出一种清新刚正之气以使世界增添可资选择的和睦、和谐、和平的新方案呢?曾经辉煌的汉字文化圈已名存实亡,中国能否重振汉字文化和文化中国?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日世界和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形势下,东方文化的发言变得尤为重要。

  中国文化的世界化将使东西方形成“世界新秩序”,这不仅能优化全球性的资源配置,而且可以改变民族国家体制中的话语运作结构。

  中国的发展在世界文明中越重要,中国文化在国际文化话语中就越重要。中国文化不仅是东方的,而且正在成为世界的。新世纪的中国文化不再亦步亦趋地追逐西方潮流,而是“走出去”成为人类和世界的!在我看来,文化走出去是东西方之间的差异性文化的魅力对话,是可持续地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是在经济全球化中传播守正创新、正大气象的中国文化新精神。东西方对话,将取代西方的一元性,使人类和谐共生取代世界发展中的对立与冲突。

  东方的和平文化精神可以遏制西方的战争精神。发现东方,意味着大国文化身份重建与中国文化复兴紧密相关,同时还意味着文化提升是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重要标志,也是在文化守正创新中走文化强国之路,铸造赢得世界均衡发展的基本保证。

  为此,“汉字文化圈”的辐射力亟须重建。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陶东风:开放包容价值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结合近年发生的几件震撼国人道德良知的事件,我们深切感到,道德危机已成为中国社会未来的最大危机,这个时候中央提出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战略眼光。

  但是,一种能够引领社会思潮,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价值体系,又必须是真正得到大众拥护因而能够落实在行动中的。为此,它必须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包容性和基础性,必须和开放社会、多元社会相适应,而且必须是在平等协商、民主讨论后形成的全民共识。

  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型国家,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更不要说众多的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信仰、追求、生活方式、生活理想等。能够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价值观,不能不尊重这种多元性和差异性。因此,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和开放社会相适应,具有足够的包容性。这样,才能被不同阶层和群体所接受,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

  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具有基础性和广泛性。也就是说,能够统一广大民众的思想,作为“共同理想信念”和“基本道德规范”发挥作用的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是基础性的、能够适应全社会不同阶层和群体的,是对每个公民的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要求。换言之,核心价值体系不能只适合模范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高端道德标准,而必须是一般公民都能够达到、也应该达到的基本道德标准。

【1】 【2】 【3】 【4】 

   
 

(责编:秦华)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