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具有主體性、體現原創性的當代中國哲學
理論的創新,既根源於實踐對理論的需要,又與研究者問題意識的自覺及主體性的張揚息息相關。新時代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能否呈現出與之精神實質相符合的學術氣象,完全取決於我們是否以中國問題為研究起點,是否提出了具有主體性、原創性的理論觀點,以及是否構建了具有自身特質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這應該是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哲學家們的重要使命。
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編審孫麾指出,改革開放40年,我們以自己的方式跨越了工業革命和建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在這個基礎上實現了向現代國家的轉變,那麼今天巨大的社會轉型、復雜的社會實踐和國家對理論的迫切需要,都非常迫切地呼喚中國哲學的出場,或者中國原創哲學的出場。歷史已經昭示,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國家命運息息相關,時代判斷對國家命運至關重要,因此做好馬克思主義時代化這篇大文章至關重要。我們應該從三個方向努力:走出西方中心論的規定性,重新發現中國﹔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理解中國﹔站在時代制高點上闡釋中國。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馬俊峰認為,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價值理論研究是在“真理標准大討論”所引發的思想解放中興起的,它既記錄了中國改革開放的過程,也促進了人們的價值觀念轉變,推進了改革開放。為順利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我們還需要改變一些不合時宜的價值觀念,努力提高民族的創新能力、提高國家的軟實力、提高國家的國際形象。上海財經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張雄認為,對於時代變革中的理論創新,中國哲學界需要有憂患意識。哲學界應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坐標去審視我們所面臨的中國問題,我們要寫出一部社會主義在中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背景下如何實現發展的歷史,我們不僅要重新去理解馬克思、理解《資本論》及其手稿,尤其是政治經濟學批判,更要從中國的現實經濟基礎深刻的變化中用范疇來反思歷史,就像黑格爾所說的,隻有用邏輯和范疇方可賦予歷史的資料以實際的價值和意義。
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教授賀來認為,學界40年前圍繞“真理標准問題”展開的大討論所引發的思想解放,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大幕,成為當代中國以哲學的方式影響和改變社會進程與發展方向的經典個案。這啟示我們,作為“改變世界”的哲學,應以如下方式介入和參與現實社會進程:充分發揮哲學的反思批判屬性,突破既有的教條和絕對界限,從而為“改變世界”開辟道路﹔通過轉變思維方式改變人們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推動社會文明進程﹔通過對現實社會“矛盾”的反省推動世界的改變。唯其如此,哲學才能獲得更大的思想空間,為時代的變革提供思想力量。上海大學哲學系教授孫偉平認為,哲學的創新依賴於對時代發展中遇到的新的現實問題的觀照。以智能系統為例,在哲學層面反思智能系統給人類社會帶來的積極或者消極的效應,探索智能系統的社會屬性、構建社會責任系統、確定其發展的價值原則,等等,必將為哲學的創新提供新的領域和天地。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教授陳立新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強起來”應該體現為,到本世紀中葉“要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對於中國哲學界來說,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可能面臨一個很重大的任務,就是要構建與“強起來”的新時代相匹配的哲學。其關鍵在於,要在發展觀念上有所轉型和提升,處理好三個方面的問題:現代性發展的一與多的關系﹔現代化發展的傳統和現代的關系﹔現代化發展中的科學與人文的關系。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馬天俊提出,哲學在這個時代的自我理解問題,關乎哲學理論創新。這就要求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者做到,按馬克思理解馬克思,按馬克思理解我們的歷史處境,按我們的歷史處境理解馬克思,按我們的職業理解馬克思。
改革開放40年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家們,與改革開放同呼吸、共命運,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的發展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取得了卓越的成就。40年來,馬克思主義哲學所具有的時代特點在不同領域的開發,那些專用術語的深層次的文本的解釋,歷史性的思想脈絡的梳理,以及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性質的新的定義等,都取得了非常豐碩的成果﹔在反思蘇聯傳統教科書中對辯証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實踐唯物主義、世界觀、認識論、價值觀、辯証法的基礎理論研究﹔在文本考証與思想回歸中對於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的解讀及其思想的開掘﹔在中西馬哲學對話中對於理論的創新﹔在中國問題的觀照中對主體性問題、公平正義問題、發展理念問題、生態文明問題等的討論,以及由此所開辟的人學、文化哲學、價值哲學、經濟哲學、社會哲學、發展哲學、政治哲學等研究領域,均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想空間。學術界以上述諸多范式為切入口所取得的成果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家們的問題意識和學術自主性。
本次論壇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或許就在於,它標識著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討論的話語開始從“解釋”轉向“改變”,一種基於中國乃至人類現實、著眼於“改變”世界的哲學研究范式將再次踏上新的征程。更為關鍵的是,今天我們面對新時代、新問題要更加強調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哲學品格和精神實質這個層面的繼承與發展,更加關注從整體上和根本上研究中國問題的方法論效益。時代呼喚具有現實氣息的哲學理論。新時代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迎來了新的歷史轉折點,即在破解中國問題中彰顯生機活力,在重新發現中國中將再次迎來自主性原創性哲學的出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