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全面依法治國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我們需要以憲法形式確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新成果;完善立法,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良法引領;公正施法,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善治保障;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保駕護航。
【摘要】全面依法治國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我們需要以憲法形式確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新成果;完善立法,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良法引領;公正施法,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善治保障;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保駕護航。
【關鍵詞】全面依法治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法治保障 【中圖分類號】D602 【文獻標識碼】A
全面依法治國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解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十八屆四中全會公報指出:“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黨要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更好維護和運用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更好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使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實現我國和平發展的戰略目標,必須更好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沒有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法治,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加強民主法治建設。
以憲法形式確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新成果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我國現行憲法頒布實施后,經歷了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的四次必要修改,明確提出堅持改革開放,規定了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明確了非公有制經濟的法律地位,規定了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尊重和保障人權,保障合法私有財產權,等等,通過修憲使之與時俱進地適應了改革發展的需要。
黨的十九大站在歷史與未來、中國與世界的新高度,著眼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等重大戰略判斷,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兩個階段”的重大戰略安排進行了部署,繪就了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新藍圖。為了用根本法及時確認和鞏固黨的十九大在指導思想、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等方面形成的最新成果,開啟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征程,引領和保障“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順利實現,需要及時修改完善現行憲法。尤其是需要通過修改憲法,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憲法序言,規定為全黨全國人民的指導思想;需要把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核心地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重大變化、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重大改革成果,尤其是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和加強人權司法保障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載入憲法。通過修改完善憲法,從國家根本法上確保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方向不會迷失、道路不會偏離、成果不會喪失、進程不會逆轉。
![]() |